我们这代蒙古人,对母语似乎有一种情感阻隔。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阿爸阿妈就告诉我和弟弟,作为苍狼白鹿蒙古乞颜氏的后代,成吉思汗的子孙,你们都应该说蒙古语。可是,我们家生活在汉族聚居地区,连父母出门办事都不得不说出生硬的汉语,我的伙伴又大多是汉族孩子,怎么能够经常说蒙古语呢?于是,蒙古语只能在家族内部流通,而且说汉语的时候多,说蒙古语的机会少,母语自然就被孩子们给淡忘了。
长此以往,我居然把汉语当成了自己的母语,而且从来没有产生过怀疑。也许与从小在汉语授课的学校有关吧,整天都要说汉语,只要玩得开心,有谁还去费劲学蒙古语呢?也许还受唐诗宋词的感染,这些诗词对然和生活的描写,以一种朴素的感性力量让人难以忘怀。当然,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西游记》、《水浒传》里的故事,一度占据了我童年的所有幻想,孙悟空、猪八戒、武松、李逵等形象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最不理解的是阿爸、阿妈始终执拗的说着蒙古语,不情愿和孩子说汉语却又无可奈何,他们每天累死累活的劳作和语言又有什么关系呢?
长此以往,我居然把汉语当成了自己的母语,而且从来没有产生过怀疑。也许与从小在汉语授课的学校有关吧,整天都要说汉语,只要玩得开心,有谁还去费劲学蒙古语呢?也许还受唐诗宋词的感染,这些诗词对然和生活的描写,以一种朴素的感性力量让人难以忘怀。当然,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还是《西游记》、《水浒传》里的故事,一度占据了我童年的所有幻想,孙悟空、猪八戒、武松、李逵等形象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最不理解的是阿爸、阿妈始终执拗的说着蒙古语,不情愿和孩子说汉语却又无可奈何,他们每天累死累活的劳作和语言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