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影业吧 关注:52贴子:719
  • 1回复贴,共1

从审片室到电影院,你知道影片是怎么审查的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世界范围来说,电影审查反映了社会发展程度和法制水平。实际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过不同形式的电影审查。欧美各国,以及韩国、日本还有香港地区大都是在1960、1970年代之后才陆续用“分级制度”取代了电影审查制度。可以说,电影制度的建立,是以对电影是什么的判断为基础的。中国电影制度,包括电影行业(制作、发行、放映以及相关服务)准入制度、电影产品(摄制、公映)准入制度的形成、改变,都是源自于对电影是什么的认知。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年龄群、不同的社会角色,都会对电影有不同认识,从而影响甚至决定着电影制度。中国电影制度的复杂性恰恰在于人们对电影性质认知的复杂性。在1949年以后,中国电影管理者曾经长期将电影视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而2002年开始的中国电影的全方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将电影看着是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电影不是或者不仅仅是一种“宣传机器”而是一种文化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电影审查带来了观念上的解放。


1楼2016-04-02 14:54回复
    目前,在中国,电影必须经过审片室才能合法进入放映室。中国政府明确规定中国实行电影许可证制度以及相应的电影审查制度。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为电影“双许可证”的审查核发。这种制度规定,任何合法的电影在拍摄以前,必须通过立项审查获得“拍摄许可证”。影片拍摄完成以后,必须通过公映审查获得“公映许可证”。电影的立项和公映许可证由政府电影行政管理机构颁发。而所谓的电影审查,就是核定一部电影是否能够拿到这“双证”的必须环节。
      国家电影管理部门1997年1月16日颁布过《电影审查规定》,2001年5月9日颁布《广播电影电视行政复议办法》,而目前最基本的电影管理和审查依据则是2002年2月1日颁布的《电影管理条例》。此后,2004年8月10日颁布《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2004年8月10日颁布《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2006年5月22日颁布《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对电影管理条例中电影审查的过程、标准、方式等等做出了规定。


    2楼2016-04-02 14: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