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吧 关注:6,991,141贴子:97,670,833

【成长记录】戒戒戒,不然早晚行尸走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每次都十天左右破,这次必须坚持住,目标一个月,每次破戒了,脑袋就空空的,不戒头发就快掉光了,再不戒就完了,二十多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03 21:21回复
    签到第一天,愿大家一起戒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4-03 21:22
    回复
      戒掉才有好生活,好身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4-03 21:23
      回复
        加油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4-03 21:27
        回复
          加油 破解了就总结经验 坚持来戒色吧学习 熬过反复破戒的戒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03 21:29
          收起回复
            勿信汝意 汝意不可信 多念 南无观世音菩萨 修不净观 去百度看看寿康宝鉴人身难得今以得佛法难闻今以闻此时不戒更待何时去百度看看戒心淫戒色必须戒淫心要起了淫念不搭理淫念 有办法念佛心念耳听总相续您身体不好父母会担忧要对得起父母少走弯路勿忘初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4-03 21:30
            回复
              决心是好的,关键是要做到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6-04-03 21:34
              收起回复
                先克服自己的懒惰 断除一切黄源


                IP属地:北京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14楼2016-04-03 21:58
                收起回复
                  加油,多到贴吧学习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04-03 21:59
                  收起回复
                    五,提高对慎独功夫的认识水平
                    慎独是一种修身哲学,是古代儒家修身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功夫,是一种高度自律、高度自控的功夫。
                    在儒家修身哲学中,晚明刘宗周明确标榜“慎独”之学,他是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全部学说的宗旨就是“慎独”,他在儒学历史上把“慎独”提到了很高的地位。他甚至认为“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学问吃紧工夫,全在慎独,人能慎独,便为天地间完人”。他明确地说,“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又说:“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露时随处体认去,使得全体荧然,与天地合德。”又说:“《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曰慎独而已矣。《大学》言慎独,《中庸》亦言慎独。慎独之外,别无学也。”刘宗周的慎独功夫十分了得,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刘宗周的学生陈确解释说:“独者,本心之谓,良知是也。”“独”即是本心,刘宗周把“独”提升到了本体的高度,“独之外别无本体,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百丈禅师有名的的法语:“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这里面也有一个独字,和刘宗周所诠释的独字的义趣相仿,都是在直指人的本心,本心有多种称谓,比如本体、真心、般若、心性、自性、本来面目等等,我自己比较喜欢用的就是:纯粹的觉知!慎独往浅了说,就是在独处时保持小心谨慎,时刻防范心魔的入侵;慎独往深了说,就是发现纯粹的觉知,也就是认识自己的本心,并且学会安住于自己的本心。能够做到独处时小心谨慎,不起邪念,不为心魔所夺,这已经实属不易,如果能够领悟到自己的本心,从而进入修道的高层次境界,那就更殊胜了。
                    曾国藩说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他说得很好,唯有一个人能做到慎独了,他的肾精能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一个人不管脑力、精力还是体能、斗志等等,都和肾精密切相关。慎独的确是第一自强之道,因为能量保住了,人自然就会强大起来,如果不断手淫耗泄自己宝贵的肾精,这本身就是自弱、自残、自毁之道。曾国藩在给弟弟们的书信中,介绍了这一段时期他修慎独功夫的心得体会:“倭艮峰先生则诚意功夫极严,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起,今三十本矣。盖其慎独之严,虽妄念偶动,必即时克治,而著之于书;故所读之书,句句皆切要之药。”倭仁(1804-1871),字艮峰,蒙古正红旗人,晚清大臣,理学家。曾国藩很佩服艮峰的慎独造诣,艮峰是曾国藩的前辈楷模,如果说唐鉴在求道的方向上点拨了曾国藩,那么可以说艮峰从修心的层面上指导了曾国藩,如坚持做日课和克治妄念等,给曾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朝中日课做得最好的数艮峰,“言有矩,动有法,其静气实可爱”,朝中百官竞相效仿。曾国藩从1842年十月初一日起,“照艮峰样,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亦写楷书。”他还把艮峰前辈的日课抄录下来,寄给诸弟供学习。慎独可以让人内心坦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光明磊落,问心无愧,这就是自强之道,也是立身之本。曾国藩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这四条,慎独是根本。平时对自己要极严,要在自己的念头上狠下功夫,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要觉察到,对于能导致破戒的念头,一定不能放过,必须斩立决!
                    最后总结:
                    独处破戒是破戒的常规状态,最终破戒时基本都是一个人独处,所以必须要做好慎独,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也是守身第一要务,更是内心逍遥自在、光明坦荡的快乐源泉。古圣先贤特别看重和强调慎独,慎独不仅是在修身,更是在修心,真正的慎独是生命的自觉,是生命的高度自律,真正的慎独也就是念头实战!独处时心魔容易跑出来,必须干掉心魔,做念头的主人!《论语》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可以说是对慎独最高境界的诠释,当你能够做念头的主人了,你就可以真正主宰自己了。
                    很多人之所以在独处时很容易破戒,那就是因为他们还降不住自己的心魔,作为一个真正的戒者,断念水平必须足够强大,这样才能斩杀心魔。心魔肯定会入侵,心魔肯定会袭脑,这是百分百肯定的,关键就是要能战胜心魔,如果你比心魔强大,那么你就不会破戒,如果你比心魔弱小,那就不是心魔的对手了,心魔打你就像大人打小孩似的。有的戒友总是破戒,乃至戒了几年都不行,就是因为综合觉悟不行,断念实战更不行,这样只会越戒越差。有的人戒了很久,但他的戒色觉悟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或者提升的过程中遇到了屏障,始终无法突破,要突破屏障,必须加强学习戒色文章,坚持学习就会迎来顿悟,有时一次顿悟就可以让你突破如一座山似的屏障。戒色之爽,有时就爽在悟道上,有时顿悟一个道理,那真是醍醐灌顶,法喜充满。
                    独处破戒的根源就是念头实战不行,必须强化观心断念,戒色就是理论+实战!有的人注重理论,不注重实战,这就是在纸上谈兵,理论一定要紧贴实战,理论是要靠实战来检验的。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4-03 22:23
                    回复
                      这样不看戒色文章早晚都会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4-03 22:26
                      回复
                        今天是我的戒的第十一天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6-04-03 22:32
                        收起回复
                          http://tieba.baidu.com/p/4397518515


                          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6-04-04 1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