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吧 关注:521贴子:3,111
  • 0回复贴,共1

一战阿尔卑斯山的战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15年5月,意大利加入协约国背信弃义地对原来的盟友,也就是奥匈帝国宣战。
奥匈帝国本来就应对着沙俄和塞尔维亚两条战线,现在又要和意大利作战,自然是力不从心。双方作战的地点始终围绕着依松左河,奥匈帝国始终未能在此地达成任何有效优势或突破,奥军参谋长康拉德•赫芩多福决心有所改变。
与激烈冲突的依松左河相反,依松左河以西的特伦迪诺山脉一直无人问津。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各占据一部分,只要奥军能突破此处的意军防线,就可以直抵波河盆地,冲入威尼斯平原。康拉德看到了这一点,奥军只要完成这一点到达威琴察,就能从侧后一举包抄在依松左河的意军。他本人对自己的方案乐观其成:意军的战斗意志和能力都在那里摆着呢。
但唯一的问题是,奥军此时缺乏后备兵力,要是在这里进攻,就必须从东线调兵过来这多少有差东墙补西墙的意味,可这时对于奥军来说,只要能解决南线战局,整个房子的砖拆了拉去补西墙都不要紧。
康拉德先是把自己的计划交给了德国总参谋长伐尔肯海因,希望他能支援奥军9个德国步兵师。经过一番研究后,伐尔肯海因认为此计划带有浓重的投机主义者作风。取得该战役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出其不意。就奥匈帝国从开战近两年的表现来看,伐尔肯海因自己都持怀疑态度。德国也没有与意大利进入战争状态,德军此时正在凡尔登和法国人拼得你死我活,抽不出兵力再来支援奥军,更不想再多树敌。康拉德并没有因德国人的拒绝而放弃自己的计划,他从东线一口气撤下来多达13个师,和战区原有的部队编为两个集团军。总计15.7万人,近两千门火炮。其中甚至还有德军攻下比利时烈日要塞的利器:战斗全重达120吨、口径420毫米的大贝尔塔臼炮。总指挥为欧根大公,奥匈帝国的皇储卡尔大公也从维也纳赶来指挥一个军。上述足以可见奥军对于此战的重视。康拉德认为自己的大兵团能够克服在山区作战遇到的困境;意大利士兵的士气一向很低,不会给他们造成多大麻烦。更有甚者,奥军有的部队还带了导游,以便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后找到最好的酒店和旅馆。
意军在一开始不认为奥军在特伦迪诺山区进行进攻,他们在这一带的防御也比较随意。但是意军参谋长似乎是在1916年初意识到了什么,他立刻视察此地意军的防御,并加强这里的防御。同时,他还把更沉稳的佩里可将军调到了这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03 23:1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