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上午,记者在襄汾县陶寺村见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塔狮舞传承人李登山。老李今年71岁,当了近30年村党支部书记,去年刚卸任。但“老书记”没闲下来,他家门口挂着一块“襄汾县陶寺天塔狮舞艺术团”的牌子,每天忙着指导排练,安排外出表演事务。“天塔狮舞”俗称“狮子上板凳”,距今约有1400年历史,以惊、险、奇、绝、美等特点被誉为“华夏一绝”。在李登山屋后的一座院落里,记者看到,29条长凳搭成的15层、9米高的天塔高高耸立,领狮人吹响口哨,两大四小六只“狮子”时而蹦跳,时而翻滚,在塔内旋转攀爬,瞬间登上塔顶,特别是“水中捞月”“蜻蜓点水”“瑶池摘星”等高难度动作令人叫绝。排练间隙,很多年轻人围着“老书记”请求提前派活儿。30多岁的村民尚勇说:“我们演出一个月每人就能净落四五千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李登山掏出他随身带的本本,如数家珍地对记者说,你看,咱陶寺“天塔狮舞”表演日程已排得满满的:正月初一到十六,一班人马已应邀赴长治表演半月;正月十三,一班人马到乡宁县枣岭乡表演;正月十五,一班人去永和县表演,还有一班人受湖南电视台邀请参加全国舞狮展演;下个月新绛县等地已预约。一正月下来,每个队员大概要挣四五千元哩,这比啥都高兴。陶寺村现有村民3400多人,耕地6740亩,水源奇缺,广种薄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登山萌生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念头,决心闯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他组织村民挖掘整理“天塔狮舞”绝技,全村参与文化活动人数达800余人,几乎家家都有舞狮人。为了让“天塔狮舞”更好看,李登山从道具、动作、伴乐等方面做了大胆创新,增添了转眼、动耳、摆尾、舔吻等细节动作,他设计的“空中倒书”更成了“天塔狮舞”表演绝活。2006年5月,“天塔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登山被确定为“天塔狮舞”代表性传承人。令陶寺村民们没想到的是,祖辈传下来的传统表演技艺竟发展成了一项致富产业,“老书记”带领“天塔狮舞”表演队舞火了大江南北,登上了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殿堂,受到美国、法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邀请,前些年出场费竟达上万元,不少村民跟着鼓了腰包。眼下,李登山在全力传承“天塔狮舞”的同时,又着手开发陶寺旅游纪念品。他高兴地告诉记者:“省委把陶寺遗址确定为‘一座都城’后,村民们倍感振奋,我们要在‘十三五’期间把陶寺村建设成文化旅游村,让全村老百姓都过上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