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唱法吧 关注:12贴子:205
  • 1回复贴,共1

值得一看的音乐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王宝璋教授推出 
把“死嗓子、哑嗓子、坏嗓子”打造成“金嗓子” 
将“没音乐、少灵气、缺乐感”培训成“好演员” 
一年有起色、两年见成效、三年品级高的 
 “中国唱法教学法”特点、优势独唱音乐会 

当听完这场音乐会以后您决不会相信他们一年前是 
小嗓子、哑嗓子、坏嗓子,没音乐、少灵气、缺乐感 
平均年龄仅为18.6岁来自深山老林、乡镇农村的孩子 
您会认为他们是声乐研究生毕业、工作了十年以上的老演员 

但是 
他们的的确确是坏嗓子、没音乐,学了不到两年农村的孩子 
这场音乐会值得一看的地方就在这里  
 
  
 
 
 



1楼2008-07-23 00:18回复
    “中国唱法教学法”是《先进、高效、创新的声乐教学法》;是有理论体系、有技能规格、有真功实学,可以把没嗓子、哑嗓子、坏嗓子打造成“金嗓子”,将没音乐、少灵气、缺乐感培训成“好演员”的教学法;是为有理想、有抱负而“没有嗓音(条件)”的学子、同志,排忧解难的教学法;是为提高声乐教师嗓音教学能力的教学法;是“继承和创新”为宣传、倡导“‘金嗓子’不是爹妈给的”教学法。 
    我国首批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声乐学会常务副会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艺术嗓音专家王宝璋教授,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建立发展“中国声乐学派”申报的《“中国唱法”及其教学法研究》课题,被某省教育科学领导小组批准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重点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为:XJK06ATM001。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要完成:“中国唱法”独唱音乐会、“中国唱法”合唱音乐会、六幕六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生产,和谐稳定、共创幸福美好未来的歌舞剧《鹿仙之歌》(王宝璋编剧、作曲、编曲)。 
    由于课题申报学院“无力”完成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需要变更“课题管理单位”。在变更“课题管理单位”的过程中,发觉该省没有“有理念”接受此课题的教学单位。为了从道义上落实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不使研究成果“流产”,王教授毅然“自背小米闹革命”在“中国声乐学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唱法’工作室”,于2006年11月、2007年4月、2007年11月三次不加挑选地接收了来自湖南、陕西、贵州生在农村、长在乡镇,没嗓子、哑嗓子、坏嗓子,没音乐、少灵气、缺乐感“五音不全”,不具备演员条件,平均年龄仅为18.6岁的十名学员和一名班主任,落实“课题研究成果”的教学。学员经过一年多的培训后,就凸显了“先进、高效、创新的声乐教学法”教书育人、快速成才的特点与优势。您们听了这台“中国唱法”师生独唱音乐会后,决不相信他们一年前是“小嗓子、哑嗓子、坏嗓子”,“没音乐、少灵气、缺乐感”来自乡镇农村的孩子,你会认为他们是声乐研究生、最少工作了十年以上的老演员。 
    我们希望这台音乐会能在院校小礼堂演,不用话筒扩音,虽然有商业演出效果,但我们愿意进行学术性的和谐交流。电话:13027432074具体联系。 
     (zhzhyouh转载)


    2楼2008-07-23 0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