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面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的发展。
十二经皆有动脉,这是所有脉法的生理基础。(作为一个凡人,暂不考虑可能存在的看到气脉的特异功能)无论是三部九侯,人迎寸口脉法,趺阳脉还是独取寸口,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对于动脉位置的描述,却各有不同,吕注的特点,在于十三个位置六处用穴位名,七处指出其位置(内踝下、腋下),以至于我不禁要怀疑,委中穴这个名字,该不会也是从指示位置的说法中过来吧。(就像我们自己听惯了别人叫我们的名字,往往因为过于熟悉而不去思考爸妈取这个名字的用意)到了唐朝,就普遍用穴位名了,这很可能与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有关。
我也对照着人体经络模型来找自己身上的动脉,有的摸不出来,不过确实很多都能摸到动脉跳,但大多只是很轻微的,难以像寸口脉那样辨浮沉滑涩大小。清朝徐灵胎于诸家注中独有见地,引《灵枢·动输篇》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来注释唯经渠,太溪,人迎此三穴可做诊候的动脉,其他不过是因其微动,以验穴之真伪,俱不得称动脉也。(不过这已经是清朝的注,不在《难经集注》中)
一难主述独取寸口的缘由,脉法也是从此开始转折,人迎寸口脉法,三部九侯脉法也就遗失了。 宋人注也有好的地方,我读一难注解后串通了一个知识点。内经强调了诊法常以平旦,平旦是日出之时,寅时流注肺经,寸口是肺经动脉,故“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时间(子午流注)与空间(经络流行)的统一,还有隐含着夏历建寅,人生于寅,帝出乎震的秘密。曾经听人说子午流注是从金元时期才开始讲的东西,但是纵观内难,无不隐藏其中,好像是作为一个常识了,不必专门提出。一难便是一个佐证。就像河图洛书,虽然自宋朝才开始广为流传,但对于熟悉古书的人来说,却像是老朋友的久别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