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吧 关注:484贴子:2,726
  • 32回复贴,共1
最近借了本难经集注,来慢慢读难经。虽然以前大致看过,但现在再慢慢看,又感觉是第一次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06 11:45回复
    西医说腕部的桡动脉,是人体最浅表的动脉。而中医诊法常以平旦,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卫复会于寸口。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子午流注是营气的流注,卫气另有道路,有时同经相依,有时入奇经入脏腑。脉行五十度,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二十五度,交会于寸口,八会穴之一,脉会太渊。
    然而脉是血脉?气脉?经脉?还是啥脉?蛮有意思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4-08 08:23
    收起回复
      这个问题问得好!
      营卫者气之阴阳也,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故知气脉乃是二物。但是这二物是夹合在一起的哦。
      血脉也是二物,血就是血液了,脉就是血管吧。
      经脉也是二物,如上文,十二经皆有动脉。可知经~脉之意不同哦。
      那么西医可知脉有静脉动脉,动脉气多。也就是说脉动与静,区别在气。气至脉博,气去脉静。
      经言,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人之脉动有序,乃是气带血行之意。
      故总上之说,脉的意思就是气血混合在血管里动。
      楼主意下如何?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5-02 10:27
      收起回复
        神补刀,
        气夹血间气 脉之象阳夹阴和阳,象离。
        其阳动生于心,故色赤。
        其阴液源自肾,故味咸。
        其气获得于肺,故嗅腥。
        肺主气,气清轻上行者嗅清走上。气浊重下降者嗅浊趋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02 11:33
        回复
          经脉不能等同于血管,但也肯定包含部分血管。子午流注的不止是十二经脉,还有任督脉与两跷脉。卫行脉外,营行脉中,营卫相附而行。
          心主血脉而肺朝百脉。肺主卫气,其色白;心主营血,其色赤。(总是一不小心就联想到红细胞和白细胞。一营一卫。而且红细胞只能在脉中,但白细胞是可以走出脉外进行免疫。不过营卫的范围肯定比这更大)用营卫,阴阳看这个血液分层还是蛮有意思的。


          7楼2016-05-04 12:19
          回复
            气为血之帅的时代演变
            宋代
            《仁斋直指方论》血营气卫论:夫血譬则水也,气譬则风也,风行水上有血气之象焉,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
            明代
            《本草纲目》卷五十二:“故曰气者血之帅也。气升则升,气降则降;气热则行,气寒则凝。”
            现代中基
            一、气与血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气为血之帅”。
            1.气能生血,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使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气的作用。如,脾气旺盛健运,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心血和肝血充盈,表现于外则面色红润、两目视物清晰。若脾气虚不能运化水谷,则化血无源,而导致心血虚或肝血虚,表现于外则面色不华、两目无神视物昏花,和气短乏力,心悸等。所以说" 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故在临床治疗血虚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益气药物,其道理就是“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血液循行的动力是气的推动。故《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中说:“运血者,即是气。”具体体现在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等方面。在病理上,气的功能障碍,如气虚或气滞、气逆,也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或见血瘀、血涌于上等。如心气虚,心阳不振,鼓动无力,可出现心血瘀阻、左胸刺痛;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可导致肝经血瘀、两胁刺痛,甚或癥瘕积聚,或妇女经闭腹痛。若肝气上逆,则血随气涌面红目赤,头晕头胀等。所以临床治疗血瘀证时不但采用活血化瘀之法,更应辨其不同的病因而分别并用补气、行气、破气、降逆等药物以达治本之目的,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3.气能摄血,主要指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循行于脉管中而不溢出于脉外,即是“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外”,如脾气虚,统摄功能失常,则血溢脉外,可导致出血证。如皮下出血(亦称“肌衄") 。子宫出血、大便下血等。所以治疗因气虚而导致的出血证时,当以补气摄血为主,气盛统摄有权,血可自止。
            而且可以看出中基喜欢引清末的《血证论》而不管前面。血证论讲的的确漂亮“阴阳水火气血论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但是最重要的这一句他却没引用。


            8楼2016-05-05 10:41
            回复
              楼上讲的实际上都从22难出来的,演变得这么眼花缭乱。
              曰: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何也?
              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呴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


              9楼2016-05-05 10:48
              收起回复
                气主呴之,这句话在教材里又被改成,气主煦之。然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说有卫气有温煦,调节体温的作用。
                从“气主呴之”到“气主煦之”——中医理论建构史案例研究 - 期刊论文 - 道客巴巴 http://www.doc88.com/p-6691637301716.html
                不过这都只是文字之争。就难经原文而言,22难的说法是解答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辄变为二病者的问题,脉动是因为气,气主呴之,更偏向于吹动的意思。从内经别的论述里,卫气也是有温煦的作用,温分肉,肥腠理。


                10楼2016-05-05 11:09
                回复
                  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
                  吕曰。是手足经十二脉也。
                  丁曰。十二经皆有动脉者。是人两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之经也。以应天地各有三阴三阳之气也。。。。其时自春分节后。到夏至之前九十日。为天之三阳所主也。。。。。。各有此三阴三阳之气。合为十二。故人亦有十二经也。所主左右上下之分也。又人膈以上者。手三阴三阳所主也。即通于天气。。。。。。即通于地气。其通天气者为气为脉。其通地气者主味归形。。。。。。心脉曰手少阴。小肠脉曰手太阳。其应东南方君火在巽是也。左手关部。肝胆动脉所出也。肝脉曰足厥阴。胆脉曰足少阳。其应东方木在震是也。。。。。。。
                  三位宋人的注解喜欢用易经八卦来解释一切,喜欢强调天人相应,而吴人唐人的注解却不然也,纯粹地用中医本身的领域来注解,更准确地说,是先秦的方士的思想,与易经的原理相通,但不以易经为基础。这个差异就很有意思了。我搜索了一下脑海里对内经,难经,本经,伤寒,辅行诀,小品方,千金方,外台等汉唐方书的印象,确实没有用乾坤坎离等卦名来叙述医理药理,《千金方》里偶尔引过周易的话,但不会以此为主。不过古中医自有一套五五六六的理论,那套五行和尚书五行相承接,虽没说乾坤坎离,但有讲天地水火,更直接的阴阳。大概和宋朝时的儒学变化有关,陈抟传河洛,太极图,又出了理学,先天易学,埋下金元中医分派的种子。宋朝是个文化很昌盛的一个时代,又是一个转折点。有和剂局方,圣惠方,校正医书局,剂型改革,度量衡变化,
                  再来看关于十二经脉的动脉,宋人却注解成寸口脉。(这个是18难提出来的,却放在一难里的注解)


                  12楼2016-05-08 11:32
                  收起回复
                    从下面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的发展。

                    十二经皆有动脉,这是所有脉法的生理基础。(作为一个凡人,暂不考虑可能存在的看到气脉的特异功能)无论是三部九侯,人迎寸口脉法,趺阳脉还是独取寸口,都是以此为基础。而对于动脉位置的描述,却各有不同,吕注的特点,在于十三个位置六处用穴位名,七处指出其位置(内踝下、腋下),以至于我不禁要怀疑,委中穴这个名字,该不会也是从指示位置的说法中过来吧。(就像我们自己听惯了别人叫我们的名字,往往因为过于熟悉而不去思考爸妈取这个名字的用意)到了唐朝,就普遍用穴位名了,这很可能与晋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有关。
                    我也对照着人体经络模型来找自己身上的动脉,有的摸不出来,不过确实很多都能摸到动脉跳,但大多只是很轻微的,难以像寸口脉那样辨浮沉滑涩大小。清朝徐灵胎于诸家注中独有见地,引《灵枢·动输篇》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来注释唯经渠,太溪,人迎此三穴可做诊候的动脉,其他不过是因其微动,以验穴之真伪,俱不得称动脉也。(不过这已经是清朝的注,不在《难经集注》中)
                    一难主述独取寸口的缘由,脉法也是从此开始转折,人迎寸口脉法,三部九侯脉法也就遗失了。 宋人注也有好的地方,我读一难注解后串通了一个知识点。内经强调了诊法常以平旦,平旦是日出之时,寅时流注肺经,寸口是肺经动脉,故“荣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时间(子午流注)与空间(经络流行)的统一,还有隐含着夏历建寅,人生于寅,帝出乎震的秘密。曾经听人说子午流注是从金元时期才开始讲的东西,但是纵观内难,无不隐藏其中,好像是作为一个常识了,不必专门提出。一难便是一个佐证。就像河图洛书,虽然自宋朝才开始广为流传,但对于熟悉古书的人来说,却像是老朋友的久别重逢。


                    13楼2016-05-10 21:25
                    回复
                      好久没更了,因为书还图书馆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8-10 06:21
                      回复
                        这个帖子好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6-10-09 17:40
                        收起回复
                          第一难 开宗明义尊寸口 脏腑吉凶决死生
                          一开始就是以气为主的基调了。如同考察陌生地形,先占据一个制高点,能俯视全局的最佳观察点。而肺为华盖,五脏之天,这一点上也说得过去。
                          肺主气,且先不说能量意义上的,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活人有死人无的,表现出精气神的气,且先说呼吸之气,作为一般人,没有练过的话,总归是有呼吸的。而且控制呼吸的一般以潜意识为主,表意识偶尔也能接管一下,属于两者的交叉管辖地带。很多修行啊,武术啊,瑜伽啊,都注重呼吸。还有什么数息 随息等六妙门。 安那般那。大概就是先用数息把表意识牵住,然后慢慢表意识让步,不去控制,随着呼吸走,这个所谓自然呼吸,其实是潜意识在主导,大概本质就是表意识退位,让潜意识来接管。(用道家的话来说,识神退位,元神主导,心死神活)再往后,会有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但是人依然活着的。这个已经超出能被把脉的境界了。
                          根据那些书上说,达到这些之前,有几个门槛要跨过去。第一步就是身体健康。什么什么情况下呼吸会怎么怎么样。做到无声的,通畅的,绵绵细细的呼吸可以作为合格的最低标准。
                          泯灭了呼吸之气后,生命能量的那个气可能才慢慢有体会。这个能量意义上的气,才比较接近于古书上“息”的定义。
                          然后第一难里“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之类的话,应该是那些平人,才体会得到的。而古代说的平人不是现代定义的,统计意义上的正常人。


                          16楼2016-11-04 15:42
                          回复




                            这不是说一个动作。
                            古人是分开看的。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11-04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