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医中联医院吧 关注:42,765贴子:8,804
  • 5回复贴,共1

了解:共济失调型脑瘫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共济失调型脑瘫占脑瘫患者的4%,主要是小脑受损所致。共济失调型脑瘫表现为平衡障碍,肌张力低下,无不自主运动。本体感觉及平衡感觉丧失,不能保持稳定姿势。这种脑瘫在婴幼儿发育初期平衡失调并不明显,随着发育程度提高,这种失调就变的日趋明显。


1楼2016-04-06 14:36回复
    发病原因
      其病因主要为以下几种:
      1、深感觉障碍型末梢神经、神经根、后索、丘脑、神经及神经根炎、脊髓痨、压急顶叶性联合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顶叶或丘脑病。
      2、小脑型小脑、脑干(与小脑联络的通路)小脑肿瘤、炎症、血管病和变性病。
      3、额叶型额叶前部(额-桥-小脑束;齿额叶肿瘤、炎症、血管病和变状核-红核-丘脑-皮质束)性病。
      4、前庭型前庭及神经和核前庭神经炎和脑干病变,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中毒。


    2楼2016-04-06 14:36
    收起回复
      主要症状表现如下:
        1、运动发育与同龄儿相比有明显的延迟,表现运动笨拙不协调,头与躯干调节障碍,1岁左右不会坐,即使会坐也不稳定。只有在两下肢屈曲,外展,支持面扩大的情况下才可能坐稳。站立时间较晚,大终2-3岁或更晚,患儿站不稳,易跌倒,手指精细运动障碍,动作不灵活。
        2、有意向性震颤及眼球震颤,追视与有目的抓物十分困难。
        3、患儿经常张嘴,流口水,讲话慢且发音不清,语言障碍。
        4、患儿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正常。
        5、平衡功能障碍,立位时重心在足跟部,为了维持平衡,患儿常常足尖翘起,加大足距以扩大支撑面积,向前弯腰以弥补重心后移。


      3楼2016-04-06 14:36
      回复
        康复训练
          基础训练:重点对3岁以下婴幼儿实施翻、坐、爬、站、抓等基础性康复训练。其主要目的在于遵循小儿“3翻、6坐、9爬抓”(即3个月能翻身、6个月能自己坐、9个月能爬)的功能发展规律,及早介入患儿上述基本功能障碍的解除和正常功能的形成。
          运动训练(PT):重点对4—16岁患儿实施各种运动性训练。即通过徒手或借助康复器材,利用物理的力学原理,分别从脑瘫智障儿童运动的受限时间、受限部位、功能障碍程度等方面,进行先分解后综合的训练。
          作业训练(OT):通过训练老师的专业手法及语言引导训练,针对不同脑瘫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上肢功能恢复以及双手的精细作业动作,以提高脑瘫智障儿童上肢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双手精细作业能力,从而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
          语言训练(ST):重点解决患儿发音器官僵硬,发音部位运动不协调导致的不能发音或发音不准、走调,不能正确流畅表达的问题。针对患儿在发音及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矫正舌位、舌态、伸缩动作等方法进行科学的、有计划的训练。


        4楼2016-04-06 14:36
        回复
          日常护理
            1、活动痪肢:可防肢体挛缩、畸形,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这是脑瘫的护理方法。
            2、心理护理:瘫痪给患儿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须鼓励患儿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配合,积极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
            3、皮肤护理:病情严重和不能保持坐位的小儿脑瘫患儿往往长时间卧床,常帮助患儿翻身,白天尽量减少卧床时间。及时清理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防止褥疮发生或继发其他感染。
            4、饮食护理:应为其供给高热量、高蛋白及富有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对独立进食困难儿应进行饮食训练。


          5楼2016-04-06 1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