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与沟通吧 关注:6贴子:7
  • 0回复贴,共1

<连载三> 沟通分析理论知识分享之沟通分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人发出某种刺激,另一个人给予一定反应的过程即是一种简单的沟通。简单的沟通一般只涉及两个自我状态,而复杂的沟通将涉及多个自我状态。在一个人发出刺激或作出反应时,他可以选择从某一个自我状态指向对方的某一个自我状态,并可随环境的不同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在TA理论里,沟通可分为三种类型:
1.互补沟通
互补沟通在P-A-C图中呈平行线状。沟通中,双方对彼此的期望都给予了很好的回应。互补沟通只要保持互补,就可以永远继续下去,直到不想继续该话题为止。

①小李:“今天的培训在那里。”
②小张:“在五楼的会议室。”

① 经理:“今天是周末,咱们去唱卡拉OK,怎么样?”
② 职员:“太好了!经理咱们还去上次去的地方吧。”

① 小李:“经理,这是您让我写的策划书。实在对不起,晚了一天。”
② 经理:“是吗,让我看看。嗯…写得不错嘛。看来你是下功夫了。”
2.交叉沟通

① 小李:“今天的培训在那里。”
② 小张:“你不会自己看通知吗?!”

① 部下:“经理,这个月我们超额完成了任务,今晚咱们去喝一顿儿吧。”
② 上司:“这个月完成了,还有下个月呢!你总想着吃喝!”
交叉沟通在P-A-C图中呈交叉状,但有时也可呈平行状。在交叉沟通中,反应是对刺激表现出的非预期的反应,可引发不适当的自我状态,使沟通交错而中断。此时,人们可能退缩,逃避对方或者转换沟通方式。
3.隐性沟通

① 妻:“你看,这衣服我穿上多好看!”
② 夫:“嗯,好看!”
③ 心里:“哼,一出来就买衣服。”

①经理:“小张,你今天身体不舒服吗!”
②心里:“为什么你总是无精打采!”
③小张:“有一点儿。谢谢经理的关心。”
④心里:“我没精神,都是因为你不会领导部下!”
隐性沟通包含了两个以上的自我状态,信息同时从一个或两个自我传达到其他两个自我。其传达的信息包括一个公开的、社会层次的信息,及另一个隐藏的、心理层次的信息。隐性沟通的结果是由心理层次的内容决定的,而非口头的社会层次信息。
在隐性沟通中,社会层次的信息通常是通过语言来传达;而心理层次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暗示来传达,如语气、声调、手势、姿势和脸部表情等。这些非语言暗示也可以由呼吸的快慢、肌肉紧张状态、脉搏频率、瞳孔扩散、流汗程度等来表达。
事实上,每一个沟通行为都包含社会层次和心理层次的信息。但是在隐性沟通里,这两种信息并不相符,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与经由非语言传达的信息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经常是对心理游戏与负面感觉的邀请。隐性沟通的结果取决于心理层次的信息。往往只有当事人本人对他所发出的隐性信息心里有数。但是这种沟通往往导致出心理游戏的产生,并且造成不愉快的结局。


1楼2016-04-07 19: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