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楼史考 一、焦氏祖先于明洪武初年开始在焦楼生活
根据祖茔碑(现存焦庄)记载,先祖洪武初年在江西南昌做税官数年,病故于任上,先祖母带儿子到横堤铺白河西岸堰湾居住,把先祖埋在正东小栗渠。堰湾即现在焦楼,因为焦楼到高家庄早年都叫堰洼(依次为焦堰、孙堰、赵堰、秦堰、高堰);焦楼现在横堤铺老白河西岸, 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淯水(白河)由岗头东南徙而西,其东留一条长20余公里的白河故道,人称老白河。见 < 新野大事记>。
二、关于老人们都说从焦庄迁入思考
祖茔碑记载,焦氏之傳其来尚矣,就是说焦氏之世系流傳已经很久了。如果说焦楼从焦庄迁入,焦楼第一代先祖是焦庄人,说明在先祖迁入焦楼之前焦庄已有焦姓生活。他们何时从何地迁入焦庄现不可考。焦楼第一代祖先后人中有人回迁焦庄,并在焦庄选择风水宝地将祖坟迁入,后立碑(即祖茔碑),立碑人是焦谦,为焦楼第一代先祖曾孙。
三、焦楼世系
第一代先祖:名字现不可考,江西南昌府税课。先祖母梁氏。
第二代先祖;名字现不可考,先祖母马氏。第三代先祖:焦洪,先祖母?
第四代先祖:
焦贵(焦廷贵?),天顺(1457-1464)贡士,监利主薄
焦秀
焦芳,举人,宣德己酉1429科,任新宁教谕
焦显
第五代先祖:
焦询,贵之子,成华(1464-1487)贡士。
焦谦,贵之子根据新野县志记载与第四代第五代同时的还有:
焦郁,大顺吏目。天顺(1457-1464)贡士。
焦雄,欒城肃宁知县。天顺(1457-1464)贡士。
焦宣,新泰县主薄。成华(1464-1487)贡士。
以后还有
焦深,任元城训导,正德?(1505-1521)贡士。
焦希濂,嘉靖(1521-1566)年间贡士。
焦氏连续出有功名人物,说明先祖母梁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据传大门在焦庄,可能焦贵当官后,有了势力迁回了焦庄,焦谦应该在焦庄。焦询不知迁焦庄没有,焦郁是焦氏第一个贡士,若焦郁不是焦楼人,焦楼的贡士坟埋的应该是焦询,若焦郁也是祖先后人贡士坟埋的可能就是焦郁了。因为一家出一个贡士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当然也有可能焦楼的贡士坟是后来的贡士的,如现村志记载为焦延祉的坟。如果说错请贡士门先祖原谅。我是贡士门后人。
自从焦庄选择风水宝地将祖坟迁入后,焦氏后人除了焦希濂这个例贡再没出现县志记载的人物。直到一百余年后,清朝初年焦荣考上进士才有人被县志记载。如果如他人考证焦荣是第九代先祖那么焦荣这一支上下代数如下:
第六代先祖:焦连,庠生(秀才)
第七代先祖:焦书
第八代先祖:焦养升,以子荣封大中大夫养升妻马氏封恭人
第九代先祖: 焦荣,字荆巖,清朝顺治乙未年(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进士,歴官福建清流、江西安福知县,监察御史,山西粮驿道,云南提学副使。扬名中外,颇具贤声。封大中大夫妻李氏封恭人御史焦荣墓城北35里。
第十代先祖:
焦延祉,贵筑知县
焦邵祉,扬州同知
第十一代先祖:焦方曙,字震白,焦荣之孙,父延祉
以下到我曾祖以上现尚考证不清
根据祖茔碑(现存焦庄)记载,先祖洪武初年在江西南昌做税官数年,病故于任上,先祖母带儿子到横堤铺白河西岸堰湾居住,把先祖埋在正东小栗渠。堰湾即现在焦楼,因为焦楼到高家庄早年都叫堰洼(依次为焦堰、孙堰、赵堰、秦堰、高堰);焦楼现在横堤铺老白河西岸, 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淯水(白河)由岗头东南徙而西,其东留一条长20余公里的白河故道,人称老白河。见 < 新野大事记>。
二、关于老人们都说从焦庄迁入思考
祖茔碑记载,焦氏之傳其来尚矣,就是说焦氏之世系流傳已经很久了。如果说焦楼从焦庄迁入,焦楼第一代先祖是焦庄人,说明在先祖迁入焦楼之前焦庄已有焦姓生活。他们何时从何地迁入焦庄现不可考。焦楼第一代祖先后人中有人回迁焦庄,并在焦庄选择风水宝地将祖坟迁入,后立碑(即祖茔碑),立碑人是焦谦,为焦楼第一代先祖曾孙。
三、焦楼世系
第一代先祖:名字现不可考,江西南昌府税课。先祖母梁氏。
第二代先祖;名字现不可考,先祖母马氏。第三代先祖:焦洪,先祖母?
第四代先祖:
焦贵(焦廷贵?),天顺(1457-1464)贡士,监利主薄
焦秀
焦芳,举人,宣德己酉1429科,任新宁教谕
焦显
第五代先祖:
焦询,贵之子,成华(1464-1487)贡士。
焦谦,贵之子根据新野县志记载与第四代第五代同时的还有:
焦郁,大顺吏目。天顺(1457-1464)贡士。
焦雄,欒城肃宁知县。天顺(1457-1464)贡士。
焦宣,新泰县主薄。成华(1464-1487)贡士。
以后还有
焦深,任元城训导,正德?(1505-1521)贡士。
焦希濂,嘉靖(1521-1566)年间贡士。
焦氏连续出有功名人物,说明先祖母梁氏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据传大门在焦庄,可能焦贵当官后,有了势力迁回了焦庄,焦谦应该在焦庄。焦询不知迁焦庄没有,焦郁是焦氏第一个贡士,若焦郁不是焦楼人,焦楼的贡士坟埋的应该是焦询,若焦郁也是祖先后人贡士坟埋的可能就是焦郁了。因为一家出一个贡士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当然也有可能焦楼的贡士坟是后来的贡士的,如现村志记载为焦延祉的坟。如果说错请贡士门先祖原谅。我是贡士门后人。
自从焦庄选择风水宝地将祖坟迁入后,焦氏后人除了焦希濂这个例贡再没出现县志记载的人物。直到一百余年后,清朝初年焦荣考上进士才有人被县志记载。如果如他人考证焦荣是第九代先祖那么焦荣这一支上下代数如下:
第六代先祖:焦连,庠生(秀才)
第七代先祖:焦书
第八代先祖:焦养升,以子荣封大中大夫养升妻马氏封恭人
第九代先祖: 焦荣,字荆巖,清朝顺治乙未年(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进士,歴官福建清流、江西安福知县,监察御史,山西粮驿道,云南提学副使。扬名中外,颇具贤声。封大中大夫妻李氏封恭人御史焦荣墓城北35里。
第十代先祖:
焦延祉,贵筑知县
焦邵祉,扬州同知
第十一代先祖:焦方曙,字震白,焦荣之孙,父延祉
以下到我曾祖以上现尚考证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