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吧 关注:5,151贴子:5,022
  • 0回复贴,共1

城院2016招生专业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光伏发电技术(专业代码:530304)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光伏应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光伏电池生产技术、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能力,适应光伏行业的生产运行、技术服务、产品检测与生产管理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 型专门人才。
适应岗位:在光伏生产制造企业中,胜任光伏材料加工与检测、光伏电池与电池组件生产、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维护、光伏生产管理、光伏产品销售等岗位工作。
专业特色:按照各类岗位职业成长规律,形成“四步递进、对接企业、校企融合”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通过基础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通过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拓展课程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拓展能力;通过校内项目化教学、模拟企业生产情景、校企联合培训使之成为“高素质技术工人”;通过顶岗实习等多形式的企业实践,使之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基础、工程制图与 CAD、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太阳能应用技术、光伏材料加工与检测技术、光伏电池制造工艺、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施工、光伏产品系统设计。
在校期间可考取: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应模块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部门或行业认证的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及与光伏行业其他职业资格证书。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560301)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能力,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机电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适应岗位:可从事普通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机电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车间现场管理、机电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以及机电设备的维修、安装、操作等工作。
专业特色: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创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实施“真实产品、典型工艺、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对课程内容进行解构和重组,制定全新的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机电产品生产过程中岗位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按工作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递进关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机电产品,开发符合典型工艺要求的教学项目,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任务零距离对接。同时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乐于奉献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主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床数控技术、电子CAD、机械CAD。
在校期间可考取: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应模块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部门或行业认证的维修电工高级技能职业资格证书、CAD等级证书、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证书等。
3.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代码:570207)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化工、制、药、建材、冶金、食品、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等行业的质量检验部门,从事化学检验工工作,熟悉分析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与维护、故障的检修与性能检定,对分析实验室有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适应岗位:以化工行业为主,兼顾医药、环保、冶金、建筑、农产品加工相关行业,从事原料分析、中间产品质量控制、成品检验与车间检验技术管理等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实训师资队伍,注重教学改革,通过课程综合化、实验实训模块化、技能训练实战化、教学做一体化、产学研多元化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使学生就业竞争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
主要课程:分析化学、化学分离技术、仪器分析、工业分析、化工原理、煤化学及实验、煤化工工艺学、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环境生化检验、实验室组织与管理、仪器(仪表)维护与校正。
在校期间可考取: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应模块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部门或行业认证的化工领域分析检验、分析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4.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代码:570201)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备理论知识、较高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良好的敬业精神,从事化工生产一线,服务于化工生产操作、化工设备维护、化工产品检测、化工环境监测和化工产品营销岗位群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适应岗位:在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从事生产操作、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检测、工艺设计、产品营销等工作。还可以进入石化、医药、能源、冶金、轻工、材料、环境保护、技术监督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实施工学结合“2.5+0.5”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2.5学期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后0.5学期在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将工厂环境与教学环境有机融合,创建三维一体的技能培养模式,即单元化教学、模拟化教学、生产性教学。为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贴近实际,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现实用,构建技能型人才质量的新规范”的基础上,突出“应用”,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化工工艺、化工产品分析、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仪器分析、化工制图及CAD技术。
在校期间可考取: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应模块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部门或行业认证的化工总控工职业资格证书及化工行业其它资格等级证书。
5.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代码:560702)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汽车构造、汽车诊断检测等专业知识,具有汽车等各类机动车的检测、运行、维修与技术管理等能力,适应现代汽车维修行业中汽车技术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适应岗位:
初始岗位:汽车维修、保养、检测;迁移岗位:汽车定损理赔、配件管理、汽车营销、前台接待;发展岗位:汽车服务经理、技术总监、服务顾问、配件经理。
专业特色:本专业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一致,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的专业改革和建设思路。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在合作基础上共同制定“工学结合,订单培养、433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通过校内仿真环境下的实习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实践,获得最为直接、有效的职业岗位经验,完成从你学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模拟岗位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汽车运行材料、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汽车底盘构造及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维修企业管理。
在校期间可考取: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应模块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部门或行业认证的汽车领域职业资格证书。
6.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代码:560308)
培养目标:面向电梯制造、安装、维修与调试、管理、服务第一线行业需要,培养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电梯安装、维保、调试、电梯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和核心职业技能,具备行业职业资格,有一定的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团队精神,从事现代化电梯安装、检修、运行维护及施工现场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适应岗位:面向电梯生产制造、安装与维保行业,从事电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检修与维护、项目管理、产品销售等工作。
专业特色:采用“校企共同构建教学与实训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参与教学、实训计划制定,教学环节及过程方案设计,将企业用人标准与技术标准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主要课程:电路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梯及控制技术,PLC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电梯安装与调试/管理和维护技术。
在校期间可考取:全国计算机高新技术相应模块证书;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电梯行业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及部门或行业认证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等。
7.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代码:610202)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从事局域网组建、网络设备配置、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并能快速跟踪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适应岗位:面向行政事业单位、IT企业、电力、电信、汽车、房地产、金融、保险、税务、教育、科研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构建、网络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施工、网络服务与销售、物联网工程与管理、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岗位群。
专业特色:是我院重点建设并具有办学特色的专业之一。课程体系采用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与真实的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模式,有针对性的项目开发实习和技术服务工作,充分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及社会适应能力。校内外实训设备一流,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互惠共赢的产学研长效机制,通过借鉴企业化的培训思想,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就业能力。
主要课程:通信技术、服务器配置、网络设备配置、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操作系统(Server 2003/2008 )、网络组建配置管理、网络工程技术与实践、企业网搭建、综合布线施工与管理、安防设计与实施、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测试与故障诊断、JAVA 语言程序设计、企业管理、网络安全技术与部署、信息工程监理。
在校期间可考取: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部门或行业认证的计算机操作员(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还可考取部门或行业认证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考试(NIT)、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项目(CEAC) CEAC、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


IP属地:青海1楼2016-04-12 10: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