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吧 关注:243,209贴子:1,303,397

孔子与易的相关史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注易经先生曾在《什么叫作懂易经,什么叫做不懂易经。》一文中说:“在论语中和史记中,几乎找不到孔子用易经给身边人和自己指导人生的案例,哪怕是不开卦而用易经的理论说事的案例也找不到。”

其实翻开史料,有关孔子和《易经》关系的记载还真是不少。
《论语》中有两篇提到孔子对易的论述。
一篇出自《论语·述而》: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一篇出自《论语·子路》: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4-12 21:37回复
    先看看《论语·述而》: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这句话本吧讨论颇多,其中又以“五十”两字争议最大。其实从古至今,对这句话的争论就没有断过。
    “五十”大多解为年龄,即“五十岁”,翻译成白话为:孔子说,给我增加几年的时间,从五十岁开始学习《周易》,就可以不犯大的过错了。那孔子为何要“五十岁”学易,二十岁难道不行吗?可能还真的不行,因为古人的注疏上讲,《易》“穷理尽性以致于命”,而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五十而知天命”,所以“五十以学易”就是“以知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故可以无大过。”
    可能本吧有吧友对其中的一个“以”字又感了兴趣,这句话为什么是“五十以学易”,而不是“五十学易”呢?实际上这个“以”字我们一点都不陌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每卦的《象传》都有一个“以”字,“以”者,学之谓也。整部《易传》言行,言学,言进修,无不是在言学习。
    学易为什么可以无大过,当然不仅仅是趋吉避凶而已。学易,是为学圣,有天地即有易,即作易,而天地之道著,天地之理得。学易可与适道,亦可与立权。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6-04-12 21:45
    收起回复
      本吧吧友有对“五十”这两字特别感兴趣的,认为孔子用字是非常讲究的,这句话中的“五十”根本就不是指年龄,而分明就是“易数”。这种观点古已有之,亦可备一说。
      戴望《论语注》里对“五十”有这样的解读:
      “五十”者,天地之数。大衍所从生,用五用十以学易,谓错综变化以求之者也。《易说》曰:“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大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焉。《大过》于消息为十月卦,阳伏阴中,上下皆阴,故《杂卦》曰:“大过,颠也。”颠则阳息,万物死。圣人使阳升阴降,由《复》出 《震》,自 《临》而 《泰》,盈 《乾》生 《井》,终 《既济》,定六位,正王度,见可不遇大过之世也。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6-04-12 21:46
      回复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句话还有一种更古老的讲法就是出自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郑康成)的《论语注》,后又被唐代陆德明编撰的《经典释文》所引用,从而引起了长期的争论。因为按照这种讲法,孔子的这句话和易学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经典释文》引郑玄《论语注》云:鲁读“易”为“亦”,今从古。

        若按郑玄的讲法,孔子这句话就应该这么来读: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那这么一来,孔子就不是在说学易了,只是在说学习。清朝惠栋《九经古义》据《外黄令高彪碑》中有“恬虚守约,五十以学”的文句,也主张这句话中“易”当作“亦”。出土的定州汉简《论语》孔子的这句话也写成“亦”。但反对此观点的学者也不在少数,至今仍争论不休。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6-04-12 21:49
        回复
          再来看看《论语·子路》: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孔子说:“南国之人有句话说,‘巫医不能治无恒之人。’这句话说得很对!”《周易》上说:“不能恒久保持其德行,将会受到羞辱。”孔子说:“这是指没有恒心的人就不要去占卜。”
          巫祝的责任是接神除邪,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在古代,巫、医两者都是抱道怀德,学彻天人之人,要成为巫医,非有恒之人不能任。巫医之事,皆能治疾,唯独不能治无恒之人。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里孔子直接引用的《易经》恒卦九三爻的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中的文句,说德行无常,就会受到羞辱。“或”在这里意思为“常”,是说若不能恒久保持其德行,那么羞辱就会常承之。
          最后,孔子说:“不占而已矣。”对于无恒之人,易所不占。
          孔子在《论语·子路》中的这段话,在《礼记·缁衣》中也文异意同的出现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不能知也,而况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妇人吉,夫子凶。’”
          翻译过来就是:
          孔子说:“南国之人有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个人而性行无常,那么既便为他卜筮,兆卦上也显示不出来是吉是凶。’这也许是古人留下的谚语吧?那种人连龟筮那么神明都不能定其吉凶,更何况是凡人呢?《诗经》上说:‘我的灵龟已厌恶,不再告诉我吉凶之道。’《尚书·说命》上说:‘爵位不能赏给无恒之人,若赏给无恒之人爵位,百姓将把他们树为楷模进行仿效,若每次都这样,而以祭祀,这是对神的大不敬。无恒之人使事烦,事烦则乱于典礼,事神则渎而不敬,难以得到福佑。’《易经》上说:‘不能恒久保持其德行,就会受到羞辱。’又说‘长久地保持德行,占问,这在妇人是吉,而在男子是凶。’”
          《礼记·缁衣》里的“侦”字,《易经》里写作“贞”,是占问的意思。
          不难发现,孔子在《论语·子路》和《礼记·缁衣》中的这两段话文意略同,可以互明,应为不同的编写者各自依据自已的所闻来进行记述的。在《礼记·缁衣》中孔子不仅引用了《易经》恒卦九三爻的爻辞“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还引用了恒卦六五爻的爻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 ▅▅
          ▅▅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
          ▅▅ ▅▅
          对于德行无恒之人,《易经》上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所以孔子曰:“不占而已矣。”对于无恒之人,就没有必要进行占卜了。而对于德行有恒之人,则吉凶皆占之。古代妇女是依附于男人的人,无自主权,从一而终,以恒为吉。而男子是被女人依附的人,有自主权,当因义而制其变通,若象妇人一样贞一而行,则有失男人之道,故凶。男人制义,何为“义”?义者,宜也。就是不能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要根据具体情况通权达变而又不失原则。所以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6-04-12 21:53
          回复
            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不采用张守节《史记正义》里的说法,而是将“序”字作为动词来解读。若将“序”字作动词,用在书名前就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排列次序,二是序跋之序,或者兼此二义。《史记·孔子世家》里前面就有一段现成的记载可以作为参考: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
            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所在的时代,周王室衰微,礼乐废弃,《诗》、《书》残缺。孔子追溯探究夏、商、西周三代的礼仪制度,依次编定《书传》的篇章,上记唐尧、虞舜的时代,下至秦穆公,依照时间的先后编辑整理历史事件。
            在这段话里,“序《书传》”的“序”显然是动词,后文已经明确地说“编次其事”,所以这里的“序”字解释为整理、排列顺序是毋庸置疑的。循此例,那么“孔子晚而喜《易》”那一段就应该这样进行标点: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这是最主流的读法,序”是动词作谓语,而“彖、系、象、说卦、文言”则是名词作宾语。于是,孔子对于《易》的贡献就是编排,整理了《彖传》、《系辞传》、《象传》、《说卦传》、《文言传》这些我们今天称之为《十翼》的《易经》传文。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6-04-12 22:00
            回复
              前面已经说到,司马迁在《史记 •孔子世家》中的这段记载成了后来孔子作《易传》说的主要依据。那么,我们今天称为《十翼》的《易经》传文七种十篇究竟是不是孔子创作的呢?
              按照“青竹大哥”和金德建先生的讲法,孔子当然创作了《易传》,或者至少创作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若按传统的,也是主流的讲法,太史公的这段记载中说的是孔子“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但并没有说孔子“作《彖》、《系》、《象》、《说卦》、《文言》”啊?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诚然,作动词的“序”字并没有“作”的意思。于是,有学者通过训诂后得出这样一种结论:这里的“序”是“叙”的通假字,为述、论、作之意。
              我们先不管“序”是不是“叙”的通假字,但看太史公在《史记》中,“作”的意思一般用本字。同样在《史记·孔子世家》这篇里,就有一段话就可以作为例证: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
              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说:“不可以啊,不可以啊!君子最痛恨的是死后而名声不被世上称颂。我的主张不能推行,我用什么东西留给后世呢?”孔子就凭着鲁国的史记编写了《春秋》一书,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后一共十二位国君的历史。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来,司马迁已言明孔子“作《春秋》”。如果司马迁认为孔子作了《易传》的话,他就会用“作”字,而不用“序”字。所以说,《史记·孔子世家》里的这段关于孔子和《易经》的记载是很模糊的,并没有明确地说明孔子作了《易传》。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6-04-12 22:08
              回复
                那在中国的正史中,又是哪本书首次清晰、明确地记载了孔子作《易传》呢?这本书就是班固的《汉书》。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汉书·儒林传》以及《汉书·叙传》中均提到了孔子作《易传》的事迹。

                《汉书·艺文志》记载:
                《易》曰:“宓牺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汉书·儒林传》又载:
                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与司马迁不同,班固在《汉书·艺文志》和《汉书·儒林传》中记述孔子与《易传》的关系时用了“为之”二字,从语法关系上,“为之”的指向是比较明确的。
                “为+之+名”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句式。在这两段话里,“为”是介词,与“之”组成介宾词组,“名”用如动词,是“为之”这一介宾词组的中心语。这种结构类型,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之”指代非常明确,均为前文出现之事(或物、或人);第二,名词用如动词后,其词义既有动作的成份又含有该名词的意义。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正是“为+之+名”句式的这种结构类型。其中,“之”指代前文之《易》上下经,“《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即为“作《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
                同样,《汉书·儒林传》的记述更为我们的训释提供了铁证。“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这段文字中,在“好易”、“读之”后,直接说“为之传”,“之”的指代是再明白不过的了,即《易》无疑。“为之传”的意思当然就是:为《易》作传。
                在《汉书·叙传》中,班固还有一段记述:
                虙羲画卦,书契后作,虞夏商周,孔纂其业,纂《书》删《诗》,缀《礼》正《乐》,彖系大《易》,因史立法。
                在这一段里,班固说孔子“彖系大《易》”。这里的“彖”、“系”二字作动词来讲,也是说孔子为《易经》作了《彖传》、《系辞传》等传文。
                可能有细心的吧友会发现,无论是司马迁还是班固都没有全部列出《易传》的七种十篇之名,于是有学者就据此得出:今天我们看到的《易传》七种十篇并非全部出自孔子之手。殊不知以点代面,以个别代替整体是古人常用的笔法。以《汉书·艺文志》为例,班固既已明白地著出“十篇”两字,则他所列举的篇名,《说卦》标出与否,已不是问题的关键。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6-04-12 22:1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5-07 12:17
                  回复
                    后世对孔子整理、编订“六经”的记述是“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从汉代开始又将“六经”称之为“六艺”,那么“六艺”(或者称“六经”)究竟是什么性质的一类书呢?
                    班固在《汉书·儒林传》中这样写道:“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就是说,“六艺”是王教的经典,先圣用来明天道,正人伦,达到天下大治的成法。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开篇即说:“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当时的学者虽然读了极广博的史料记载,但仍然需要考对于“六艺”而加以证实。由此可见,“六艺”在当时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它们已不仅仅是儒家的根本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经典。
                    这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面《史记》和《汉书》里所说的“六艺”指的是孔子整理、编订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艺”原来的意思是指西周时期周王官学要求贵族子弟掌握的“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基本技能。孔子自已不是说过吗“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不试,故艺。”孔子说:“我应该专些什么呢?是专驾车呢?还是专射箭呢?我就专于驾车吧。”“我不得重用,所以学了这些技艺。”到了汉代,“六艺”和“六经”两个词开始混用。对于孔子整理、编定的“六经”,《汉书》里面有时写“六经”,有时又写作“六艺”,实际是一个意思。
                    最早将“六经”并称的典籍是《庄子》,在《庄子·天下》一篇中第一次对“六经”的作用作了概括性地评述:
                    《庄子·天下》
                    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古代的人真是完备啊!他们配合造化的灵妙,取法天地,抚育万物,调和天下,恩泽推及百姓,明白大道的根本,又不疏忽法度的末节,无论是在六通四辟的时空,还是大小粗精的事物,大道运行的功用都无所不在。这种功用明显表现在典章制度方面,像旧时的法规,世代相传的史书上,还保存着很多。古时的道术存在于《诗》、《书》、《礼》、《乐》中的,邹、鲁之地的儒家学者、官吏绅士们大都能明晓——《诗》用来表达心志;《书》用来记述政事;《礼》用来规范行为;《乐》用来调和性情;《易》用来通达阴阳的变化;《春秋》用来界定名分。这些典章散布在天下,施行于各国的,百家的学说时常称颂与讲述它。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可以说庄子或道家后学对于“六经”的这个评述是非常到位的。“易以道阴阳”,《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对于《易经》而言,阴阳就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观念。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16-05-07 21:47
                    回复
                      关于《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并称的时代问题,也就是《易经》究竟何时被尊奉为和其它五经同等重要的一部儒家经典?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目前尚没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至少在战国中后期,也有的学者认为只有到了汉代“六经”并称才成为常态。后来由于《乐经》散失,只剩下“五经”,所以汉武帝只设立了“五经”博士。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易经》时,是不是也应该将《易经》和《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呢?为此,本吧吧友“如果风吹起”认为,《易经》只是一本书而已,和其它经典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五经”不能分开来读,必须综合来读才行。
                      “如果风吹起”吧友提出的这个方法或许是好,只不过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这个方法从具体的操作性来讲难度实在太大。首先,和古人相比,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学现在已经几乎彻底退出了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从小在学校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辩证法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了断层。虽然我们现在也要学习礼仪方面的知识,但金正昆教授所讲述的交际礼仪、商务礼仪和传统儒家所尊崇的那个礼却有着天壤之别。虽然我们也在电视上看一些古装历史剧,但只不过是看一群穿着古代衣服的演员用现代的语言、现代的思维演绎的现代故事而已。其二,儒家经典本身就有着相当的难度。不要说现代人,既使是古人也觉得如此。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引用了他父亲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里对儒家学问的评述: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
                      可见,在司马谈的时代,“六经”的经文、传文就以千、万计。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有点夸张,但足以说明儒家典籍数量上的众多,累计数代都不能精通它的学问,穷其一生都不能详究它的礼仪,所以说儒家的学问是“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广博而缺乏要领,用力多而功效少。)
                      今天有不少吧友可能会觉得儒家的东西很简单,觉得看了几篇《论语》就算基本掌握了儒家思想,这样的看法要是在古代简直不敢想象。就连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都切身感受到了学习儒家六经的困难。他说:“《语》、《孟》工夫少,得效多;‘六经’工夫多,得效少。”所以他把四书的地位置于‘六经’之上并且也不赞同学者同时研习‘六经’,而是主张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路子。此外,他还特别强调学者不必急于学习《易经》。
                      《朱子语类·朱子一 自论为学功夫》
                      先生因与朋友言及《易》,曰:“《易》非学者之急务也。某平生也费了些精神理会《易》与《诗》,然其得力则未若《语》、《孟》之多也。《易》与《诗》中所得,似鸡肋焉。”
                      一代理学宗师朱熹都居然把《易经》和《诗经》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我们今天的一般人又怎样才能把“五经”融会贯通地来看呢?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7楼2016-05-08 23:20
                      回复


                        45楼2016-07-26 06:50
                        回复
                          孔子所谓“《易》以神化”中的“神化”二字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用不着去翻看太多的参考资料,只需将“神化”二字暂时拆开,分别弄清楚《易经》中的“神”指的是什么,“化”又指的是什么,最后再将两者结合起来看,就基本上知道“神化”二字在这句话中的含义了。
                          “神”、“化”这两个字在《易传》中出现的次数特别多,首先我们来说说这个“神”字。
                          《系辞上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这段话中最后一句“神无方而易无体”,直译过来就是:神没有处所,易没有形体。但想想感觉又不对,“神无方”,既然没有处所,那神怎么能推行开呢?“易无体”,易卦阴阳六位,明明是有形体的啊,无体就不立,怎么能说“易无体”呢?
                          其实这句话应该这么来理解:“无方”、“无体”的意思并不是没有处所,没有形体,而是没有固定的处所,没有特定的形体,即“不据以为方、体也。”凡方皆方,无一隅之方;凡体皆体,无一定之体
                          明末王夫之说到“神无方,易无体”这一句时发了一段特别的感慨。他说:“后之为《易》者,如卦气、如游魂、归魂、世应,如纳甲、纳音,如乾一兑二、方圆整齐之象,皆立体以限《易》,而域于其方,虽亦一隅之理或有,而求以肖无方之神,难矣哉!”
                          《系辞上传》接下来的一段: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这段话中第一句话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本吧各位吧友可能早已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多作解释了,这句话可以说是道尽了《易经》的全体大用。那么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阴阳不测之谓神”,可能各位吧友就很少提及了,实际上这句话也非常的重要。
                          “阴阳不测之谓神”从字面意思来讲很好解释。所谓“不测”就是指不可测度,阴阳的变化不可测度,这就叫“神”。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阴阳不测”指的是“乘时因变,初无定体”,而不是说“幽明异致,阴阳分界”。所以,“阴阳不测”千万不能理解为:正好处在阴阳的分界线上,于是阴阳不测。不是指这个意思。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神可以用人的私意来进行测度,那也就无所谓神了。
                          说到这里时,我们对《易经》中“神”的特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一,神无方无体,周流六虚,无有典要,因时顺变,不主故常。其二,神的造化千变万化,没有人能够测度。
                          想想易经吧里也有不少吧友学易时经常会搞点什么表格、模型之类的东西出来,列次序,列方位,方而矩之,圆而规之,整齐排比。其实这些方法不正是“拂乎神之无方,乖乎道之各得”吗?天地之间哪有那么整齐的东西呢,如果有也只不过是人为之巧罢了。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8楼2016-09-17 01:30
                          回复
                            《系辞上传》接着往后看: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这一段话最后一句: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这是孔子发出的感叹,通晓变化之道的人,恐怕一定知道神的功用吧?答案当然不言而喻:人能知变化之道,其必知神之所为也。
                            所谓变化,就是顺应天下之动。所以修德而行的人一定会因时以求合道,而不是执着于一点而不知变通。只要心中存神而顺化,六龙就皆可乘以御天,只不过是在时位之间变易罢了,这样神的功用不就体现出了吗?
                            《系辞上传》紧接着又是一段: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这是《易经》中最为神奇的一段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易本身没有思想,也没有作为,在寂然不动中感通全宇宙的故事,一通全通。谁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反正人我们平常人靠感触直觉肯定做不到,没有哪个人敢说他能一通全通,感通全宇宙。所以,除了最高的那个神,谁又能做得到呢?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个“几”是《易经》中非常深微的一个观念。“几”者,动之微。你说它有,它未表现出来;你说它没有,它又已经发动了。它在有与无之间,很具体,很微妙。“几”再往下走就成势,大势已成就没有办法了。所以,《系辞下传》里说“知几其神乎”。谁能知道“几”,谁就神。就是要我们在还没有成势的时候着眼,在“几”那个地方用力。
                            问题是我们要掌握这个“几”靠什么呢?靠科学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这些都是不行的。因为“几”这个观念是超科学的观念,科学以上的。科学里面没有“几”,因为科学知识首先要物质化、量化,而物质化、量化以后,这个“几”就没有了。那么,我们要掌握这个“几”靠什么呢?靠神。
                            “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深”者,精之藏。“极深”,极之深入,就是要穿过科学知识的那个层面,渗透到内部看到最具体的地方,你才能研“几”。光看表面不能研“几”,因为表面都已经抽象化、量化了。
                            “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要是表面上,谁也不能相通,我们大家都不一样。只有深入到内部,才能通天下之志,表面上的障碍都化掉了。

                            “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你知“几”,才能成就天下的一切事情。
                            “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句话太有趣了,这让我们这些从小就被老师教导着崇尚科学的吧友情何以堪啊。“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句话根本就是违反物理运动,反科学的。稍有物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要想快就必须得加速,不加速就是等速运动,永远没有变化。但是不要加速,它自然会快;不要行,它就能到,这个就是神。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3楼2016-09-20 22:52
                            回复
                              在《易传》中,出现神的地方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那么,这个神究竟是何义呢?答案就在《说卦传》里。
                              《说卦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这里的“妙”作动词,表示运用的意思,“妙万物”就是它在万物后面运用。万物要后面有个神在运用才能够变化,生生不息。这个无限的妙用就是神。所以,“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句话有本体的意义。
                              综合前面来看,《易经》里面的神有两种意义。从阴阳不测的角度来看,神是神妙的意思,是一种赞叹,一种描述;从无限妙用的角度来看,神有本体的意义,神就是宇宙的本体。
                              可能有吧友会问,既然神是宇宙的本体,那么我们所说的“道”又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一种关系?
                              实际上它们是一码事儿,只不过名称不一样罢了。王阳明的学生陆澄曾经问他关于仙家元气、元神、和元精的问题,王阳明回答道:这三个是同一件事。流行就是气,凝聚就是精,妙用就是神。为此他还曾作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好比人就是一个人,对父亲而言是儿子,对于儿子而言是父亲,以此类推,名称可达无数之多,但是仅仅是一个人而已。北宋大儒张载在他的《东铭》中说:“妙万物而谓之神,通万物而谓之道,体万物而谓之性。”也是说“神”、“道”、“性”其实就是同一事,你看它的角度不一样,它相应的名称就不同。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将孔子的这句话再次写出来时,所用的文句会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差异了。
                              《史记·太史公自序》:
                              《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
                              在这段话里,司马迁将“神化”换成了“道化”,用字虽然不同,但意思一样。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8楼2016-09-21 20: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