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我猜的。因为原作者用典技艺很生疏,原作主题也不是很鲜明(但归纳起来,大抵是怀才不遇一类的文人题材),格调也不太高,更难谈意境。
录原作如下,供参考:
贺新郞 夜读史记有感 2004、12、1
有好皆成累。傍孤灯、重看史笔,写人如戏。百岁拳拳思钓国,千里栖栖去卫。说不尽、个中滋味,括讵能当颇牧用,更怀王不识沅湘意。臣所怨,天之喜。
商山路接长安市。笑遗贤、乱时不出,治时偏起。飞将声名胡虏重,在汉差堪免死。问太史、一何多事, 纸上千年谁鉴取,只误人一夜懵腾睡。开卷恨,阖书止。
鄙人在14-23岁之间也常写一些不讲格律的诗词,但于意境和用典还是十分在意的,也录三首,供批判:
赠同学张某。谑笑称衙内/稽古是骞孙/举杯啜琥珀/乃祖半居功
(意思是他祖先张骞从西域带回葡萄,他从他家带来葡萄酒,其余意思我自己也解释不出来)
研究生及第216宿舍联。相逢一处齐唐汉,连中三元道法儒。
(我宿舍三人考研,都是笔试专业第一。陈姓为西南政法行政管理即法家,李姓为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即道家,我姓刘为本校历史即儒家)。
如梦令·渭滨抒怀。明月作壁高照/秋色鼓襟风浩/纵酒唤太公/教我直钩垂钓/鱼跳鱼跳/白发青衫共笑
(用的同样是吕尚在渭河钓鱼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