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吧 关注:1,176贴子:2,556
  • 1回复贴,共1

【典故】敲竹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朝末年,鸦片走私十分严重,走私贩子为躲避关卡检查,挖空心思藏匿鸦片。水上走私的贩子把毒品密藏在竹制的船篙里,随船从水路运往各地。一天,一艘商船驶至浙江绍兴码头,缉私官带人上船检查,查遍了船舱的每个角落也没发现鸦片。这时,一个师爷吸着长烟筒,漫不经心地走到船艄,信手在撑船的竹篙上敲烟灰,敲得竹篙“嘟嘟”直响,别人没有反应,船主却吓得面色大变,知道师爷已看透了秘密,慌忙把这位师爷请到后舱,掏出大把的银子悄悄塞给他,请他关照,不要再敲竹篙了。师爷得到银子便没说什么,随缉私人员下船去了。此后,“敲竹杠”便成了讹诈财物的代名词,并一直沿用下来。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14 00:46回复
    做一件事情,只有最初五分钟热情的,叫失败者;最后五分钟仍有热情的,叫成功者。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4-14 09: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