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起独自在纽约生活,大学毕业才开始学电影
“我一直是特别乖的好学生”
新浪娱乐:你一开始在美国是读建筑专业的,是什么契机决定学电影?
张末:我从小就很喜欢电影,肯定也是受了父亲影响。其实建筑和电影相通的地方特别多,可能大家猛一听不觉得,但其实建筑也是一门综合艺术,像我们学建筑也要学习建筑史,要学图片,学绘画,甚至音乐都要学。电影其实也是各种艺术综合在一起,建筑毕竟是固定的东西,电影是一个动向的东西,但是这个转变对我来说不是很跳。
新浪娱乐:为何选择就读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我们知道李安等著名导演也是从那里毕业的。
张末:我一直在纽约生活,快16岁去的美国,当时就很喜欢这座城市,不想离开。纽约最好的电影学校就是纽约大学,我很幸运,考上了。
新浪娱乐:你的电影启蒙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想自己做导演?
张末:具体时间点倒不记得了,就是每回进剧组时我都会想,我可不可以做这个。我们学建筑的时候也要接触很多电影,包括人跟物体的关系你都要看,我越来越觉得这两行共通的地方特别多,就希望能尝试一下。当时想的是,电影什么时候学都可以,还是先打好其他方面的基础,所以就研究生才开始学电影。
新浪娱乐:你在纽大期间主要精力放在哪些课程上?成绩怎样?
张末:纽大的主体课程不是理论课,而是技术课程,练习性课程以及讨论性课程。剩下的都是拍作品。我们一个学年两个学期要拍三部作品,然后时长又是三年,毕业的时候就会有六部作品,包括一部所谓的毕业作品。我觉得气氛特别好,我学到的最多东西主要来自同学身上,因为真的像四五个人的小剧组一样,天天去磨合和锻炼,而且什么都得去学,除了做导演以外,什么工种都得会。我还自己帮别人摄影、录音、剪辑,分别有好几部,它是一个综合性学府,要求你每个科目都要去学习和尝试。我成绩还不错,我一直是那种特别乖,通过自己努力让成绩优秀的人。
因专业和语言优势,曾做《金陵十三钗》副导演
“我与父亲尊重彼此的不同想法”
新浪娱乐:毕业后你曾经进入父亲的剧组工作,并且担任过很多不同职位,包括剪辑、字幕翻译,还是副导演。这些岗位是你自己选择的吗?为什么选择这些工作?
张末:是的,我还是很幸运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也很感谢他。工作岗位还是看我适合不适合,毕竟他是导演,虽然我是他的女儿,但是他选人的时候必须要适合这个工作。最早我是做剪辑工作,剪辑的学习方法真的是一对一的,导演怎么拍的你就能马上看到,就在你手里。只要是好导演,都会是好剪辑,都一定要掌握好剪辑的节奏,还有镜头是怎么运用的。
做副导演是因为当时确实需要,比如《金陵十三钗》需要有一个双语的副导演,刚好我是长期在美国读书的,语言没有问题,跟贝尔沟通得又很流利,所以自然而然就是副导演了。另外也做剪辑,同时做两个行业,还是挺辛苦的吧。我不是非要去挑哪个行业,确实是合适,父亲也是这么觉得的。如果他觉得不合适,是不会让我做的。
新浪娱乐:你是美国最好的电影院校毕业的,你父亲是国内最好的电影院校毕业的,你觉得自己和父亲在电影艺术上的审美和认知有没有很大分歧?
张末:我觉得倒谈不上分歧,我们虽然是父女,但是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尤其艺术理念上主要是导演为主,是导演的主观性思维,他有他的审美,我有我的审美,我们倒从来没有因为这个争论过,只是觉得都很尊重对方。我有我的想法,虽然可能跟他的不一样,当然我也非常认可他的想法,所以我们交流居多,没有什么分歧。
新浪娱乐:跟父亲合作时就没有过疑问?比如建议“如果这样这样会不会更好一些”。
张末:剪辑的时候可能会,但我还是会以他的意见为主,因为毕竟是他导演的作品,要以导演为主。
新浪娱乐:你在片场是什么样性格或工作状态?感觉你比较文静,跟一般副导演的感觉不太一样。
张末:看哪种类型了。我一般做的是演员副导演,所以还好一些,不是执行导演。执行导演是一般比较强势。
新浪娱乐:你觉得美国文化对你影响大吗?你父亲的作品里总有很多传统文化符号,你骨子里比较新潮还是比较传统?
张末:我觉得还是有影响的,毕竟我去美国的时候那么小,那正是形成价值观的时候。去过一个国家,自然而然会融入他们国家的一些价值观,取长补短吧。但我出国也没有那么早,十五六岁属于价值观半形成的阶段,所以我也是有传统观念的一个人。我觉得两方面的结合都是有的,看西方电影当然是非常多的,自然也受了一些影响。
我跟我父亲毕竟不是一个年代的人,他是50后,我是80后,所以在价值观上,我觉得我怎么着也应该更新颖或者说更轻松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