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额中心校校本研修吧 关注:86贴子:5,995
  • 5回复贴,共1

第九周语文教研活动主题——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希望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写出自己切身体会及经验。广纳良方,以加强我们教师的教学技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18 13:48回复
    上好高年级语文课的点滴做法
    姚敏
    一、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叫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二、用语文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1、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本中的佳作美文
    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我再请同学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是一种艺术。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在语文教学方面,我们若能挖掘出这些潜在的美,为学生创设美的教学情境,必然能激发其美的愉悦情趣。这种心理的愉悦,使人心旷神怡,学中有乐,乐中有学,乐中好学,乐此不疲,美不胜收。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便可收到理想的效果。
    1、新颖的导入语,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好的导语能迅速将学生引向授课主题,带入教学情境之中,或能动人心扉,或能发人深思。
    2、激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乐”语文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强调“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明白。
    3、小组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适时的点拔和指导,最后就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学《早》时,我就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
    4 、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学生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有的同学在给保护小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绕”;有的同学给喜良车行设计了这样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喜良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2楼2016-04-19 20:11
    回复

       我从教语文教学也十几年了,在这期间我曾不断地研究低年级的写话的教学方法,但不少老师和学生头痛的还是“写话”、“习作”与“口语交际”。老师不知道如何下手学生不知道怎么来讲,怎么来写。下面根据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
        小学一年级写话的方法:
        一、写话
        双基培养目标
        1、能按要求写一句或几句话。
        2、学习使用句号、逗号、感叹号等。
        创新能力培养
        1、在写话中能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
        2、能模仿文中儿歌,自编浅显的儿歌。
        学习习惯培养
        1、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每天写一句话
      二、口语交际
        双基培养目标
        1、能听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
        2、用普通话和别人交谈。
        三、创新能力培养
        能根据环境说几句话。
        四、学习习惯培养
        1、听人说话时注意力集中。
        2、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的习惯。


      4楼2016-04-20 21:41
      回复
        三、追求过程合理 提高教学实效
        教学过程是否优化,直接决定教学结果是否有效。为了追求更合理的教学过程,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预习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标自然段、画生字、练读课文……唯恐顾及不周,其实这些事完全可以放在课前做。那么,预习都需要干些什么呢?要多读课文,直到读熟为止,对课文有个初步的但是整体的把握;认识书后横线条里的字;要通过查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试着解疑课题;试着提出不懂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有内容方面的,而且要有语言方面的,诸如,这儿为什么用这个词?这个句子为什么这样写?试着回答课后问题等,只有这样才能为课堂的集中学习作好准备,打有准备之仗。
        对于课堂上的流程,我有如下建议:导入环节——提倡在中年级不要浪费过多时间(不超过1/10,提倡2分钟左右),更提倡开门见山的导入。对于有的课题要进行简单的处理,如读音的强调、字形的提醒、词语的初步了解、甚至于标点的理解等;预习检查环节——首先是提读课文,要提醒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并及时评价看看是否做到了正确、流利(有错字、添字、掉字、甚至包括标点的停顿是否合适等)。接着集中检查识字,要体现层次性:出示书中的词——单独出现横线条里的字 ——简单交流(提醒易错的读音、字形)。理解课文环节——在这个环节要遵循阅读教学的基本程序,即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具体说来,整体把握是读课文,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或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也就是在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入领悟需要教师抓住文章的重点、难点、特点进行研读,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教师要善于找准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特别是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一般情况下,语文书后的第二题就具有这个特点,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够牢牢地抓住。最后回归整体,就是要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写法、学法的升华。
        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名朗读,检查读书效果;学习课前的连接语,参照提示独立阅读,发表阅读感受;回顾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交流。需要强调的是,略读课文必须一课时完成。
        最后,我谈一下课堂中板书的设计。
        针对教材而言,板书是文章精华的浓缩,文章的筋骨。板书设计得好,运用得好,能化复杂为简单,化紊乱为条理,化抽象为直观。板书的设计要为学习文章服务,选材要从文中来,到文中去,遵循板书的科学性及充分发挥板书的艺术性而精心设计板书,能使学生学起来省时,省力,省事,提高学习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无论如何,板书的设计力求要收到“讲起来方便,写起来顺手,看起来自然,记起来深刻”的良好效果,并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当然,要真正发挥板书的功效,要与教师精辟地讲解、分析、提问、讨论等教学活动相互协调、联系起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只要遵循阅读教学的一般规律,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与文本对话,其间教师要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不会阅读到逐渐学会阅读。“无定法”,只要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法,直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想,作为语文教师,大家对怎样才能搞好阅读教学都有着不同的思考,我所提出的建议仅供大家进行教学研究时参考。相信有了大家更有价值的生成,我们的语文课必定会上得更加扎实、有效。


        7楼2016-04-21 00:12
        回复
          要想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效,除了教会学生认真预习,做好课前准备以外,首先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除了“提问题”,“讲故事”,“交流课文背景资料”,“答题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外,我还会结合课文内容,用教唱歌曲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用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的学习气氛
          为了让语文学习更加轻松有趣,根据课文的内容或需要补充的资料,教学生一些歌曲。如所学单元是让学生感受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在学习这个单元的时候,我会相应地教学生一些爱国歌曲。不但能调节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加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一些传统艺术的兴趣。
          (二)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并及时鼓励
          现在的学生,年龄越大,越怕回答问题。为了能让学生尽情地、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及时鼓励学生,而且告诉他们,回答问题错了“没关系”,那只能说明你还没有考虑成熟,你即便是“答错了”,也比哪些不敢发表自己见解的同学勇敢得多。对于同样的问题,你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尽量做到有理有据。同样的观点,学生可以发表不一样的观点。学生为了能够积极而且完美的表现自己,主动查阅资料,准备一些考同学的问题,甚至有学生还准备一些考我这个“老师”的问题。
          (三)在课堂教学中,增加自读、自悟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除了教会学生在课前要做好预习,在课堂上要积极动脑,积极回答问题,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最重要的还是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1)首先,要求学生把每篇课文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能够准确地断句。语文就是要“读”,不但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悟。
          (2)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边读边思考,边勾画,边写“批注”。有了问题后,学生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段落反复阅读,然后勾画出相应的词句,并且在这些词句或者段落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感悟。在自己用心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和同桌或者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交流讨论,还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者邀请老师加入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读、思、勾画、写”相结合的“读书习惯”,从而真正学会“读书”。而及时的交流讨论,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读懂了课文还不行,还必须读出感情
          学生读通了课文,还必须得读出感情!其实,学生在读懂了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后,读课文自然而然就会加入自己的感情!而我还要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边读边想象,把自己融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这样,学生的朗读当然就会“声情并茂”了!有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除了学生之间的“比拼”,我也会加入其中。而我的学生就是最挑剔的“评委”,只要我有一丁点儿“过失”,他们会毫不留情地给我指出来,还会加上一些让人啼笑皆非、但非常中肯准确的“评语”,比如:“这位参赛选手朗读的时候虽然很流畅,但是,我觉得在读这几句‘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时,没有读出失去叶欣的悲痛心情和对她的崇敬赞美之情!我觉得应该这样读……”然后就会给我“范读”一遍!当然,大多数时候我还是“赢家”,因为在这样“挑剔”的评委面前,我可不敢掉以轻心!而其他学生为了能赢我,也是下足了功夫!这样一来,我班学生的朗读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8楼2016-04-21 09:02
          回复
            低段识字教学策略
            由于识字写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而识字写字教学本身就枯燥乏味、识字量又大,为了省时高效的完成识字写字任务,现结合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重兴趣,焕起学生的热情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开发教材,将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在多个情境中,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一次又一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心动,就可以省去老师口干舌燥牵着鼻子学,达到快乐轻松,润物细无声。如在识字教学中,针对枯燥、单调的识字写字课,为了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营造一种轻松、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二、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我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因人因时因地教给学 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在识字教学中,识字量特别大。在开始教学生字时,我先尽量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逐步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什么叫形声字识记法,什么是联系生活识记法,怎样是部件组合识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合作学习生字了。
            三、重强化,培养学生的习惯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了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生的重要。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识字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工作,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积累和探索识字教学的经验方法,灵活多样地引导学生识字,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6-04-22 13: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