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荆棘岭满布荆棘,异常难行,八戒说:“要得度,还依我。”八戒并赋诗道: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西游记》取经的过程,其实是改造八戒的过程,我们要从改造八戒这个角度认识西游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要从改造八戒的角度认识西游中的各种妖怪及其艰难险阻,只有这样才能与自我加以对照,最终实现改造自我、顺利实证的目的。
本节的荆棘暗喻散乱心,因此本节主要谈对待散乱心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从根本上认识和破除散乱心:散乱心是“选择性思维”的一种活动现象,而“选择性思维”是分配给八戒的,因此本节八戒奋勇当先,这是在暗示我们要想解决散乱心,必须认识和解决“选择性思维”,必须使八戒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种方法 进入“静”中逃避散乱心:散乱心是“动”,“静”能破除“动”,因此进入“静”中就能摆脱散乱心。不过由于存在“静极生动”,因此进入“静”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散乱心,相反如果经常堕入静中,会使我们象本文的几个老叟那样贪恋静境,逐渐丧失从根本上破除散乱心的愿望、动力和能力,是非常不利于修行的,因此悟空最后推到这几棵大树。此外,正象在“三调芭蕉扇”那一节所谈的那样,“静”其实是一种“潜意识散乱”,也是需要破除的,因此八戒彻底推倒那几棵树。
以上两种方法,只有八戒所使用的方法才属于真正的修行方法,因为八戒的方法从本质上说属于“观心”,能够使我们住于“思维本体”,能够使我们回归如来藏(思维根本状态)。一定要记住八戒说的话“要得度,还依我。”

荆棘岭满布荆棘,异常难行,八戒说:“要得度,还依我。”八戒并赋诗道:自今八戒能开破,直透西方路尽平。《西游记》取经的过程,其实是改造八戒的过程,我们要从改造八戒这个角度认识西游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要从改造八戒的角度认识西游中的各种妖怪及其艰难险阻,只有这样才能与自我加以对照,最终实现改造自我、顺利实证的目的。
本节的荆棘暗喻散乱心,因此本节主要谈对待散乱心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从根本上认识和破除散乱心:散乱心是“选择性思维”的一种活动现象,而“选择性思维”是分配给八戒的,因此本节八戒奋勇当先,这是在暗示我们要想解决散乱心,必须认识和解决“选择性思维”,必须使八戒发挥主导作用。
第二种方法 进入“静”中逃避散乱心:散乱心是“动”,“静”能破除“动”,因此进入“静”中就能摆脱散乱心。不过由于存在“静极生动”,因此进入“静”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散乱心,相反如果经常堕入静中,会使我们象本文的几个老叟那样贪恋静境,逐渐丧失从根本上破除散乱心的愿望、动力和能力,是非常不利于修行的,因此悟空最后推到这几棵大树。此外,正象在“三调芭蕉扇”那一节所谈的那样,“静”其实是一种“潜意识散乱”,也是需要破除的,因此八戒彻底推倒那几棵树。
以上两种方法,只有八戒所使用的方法才属于真正的修行方法,因为八戒的方法从本质上说属于“观心”,能够使我们住于“思维本体”,能够使我们回归如来藏(思维根本状态)。一定要记住八戒说的话“要得度,还依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