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魂深处,军人是我执着的梦想, 于是,19岁那年,怀着一颗按捺不住的心,带着无比美好的憧憬,我毅然踏进了军营。朋友同学都不同意我选择这个吃苦的行当,都劝我说毕业找个好工作。我付之一笑说,从小我就一个心眼地想穿国防绿,不去,心里别扭,幸许我这块铁能在军营里炼成钢呢!
这份渴望大概就是我最初的理想罢。重构理想是不容易的,因为那要放弃一些自己珍爱的东西和失去一些挚爱的东西,或者减轻某些心系神往之物的份量。我没有豪言壮语,但不怕承担一份责任,也想了些心愿,只希望能在艰苦而充实的军营里,找到尽义务与实现个人抱负的结合点。可是,没过几天,我原有的美好梦想打破了。
到了军营,每天天还没亮,嘹亮的号声就把我从甜美的梦中惊醒,一天开始了!手忙脚乱套上军装,在半睡半醒中奔下拥挤的楼梯,投入寒风中的训练队伍。之后,还要“研究”怎样把软绵绵的绿军被叠成“豆腐块”,把宿舍的角角落落打扫得纤尘不染。为了立姿定型,我们每天几乎都要练军姿:把军帽翻过来平放在头上,两膝间夹张纸,挺胸收腹、全身绷紧,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腿脚酸软,肌肉僵麻。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也不能用手去抹一把。这样一天到晚,每根神经都绷得直直的,晚上,腿酸麻得上不了床,只好双手把自己的腿抬上一条,再抬上一条,散了架般的我躺倒在床上,来不及回顾一天的生活,睡神便无可抗拒的把我拽进了梦乡。虽然,对军营的生活我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准备接受艰苦的考验,但感觉反差还是太大了。想到几天前,还在父母膝前,过着舒心的日子,而今,却在这里受苦受累。想到今后的日子都将如此度过,悲伤便涌上心头,也就分外地想家。
当兵的第四周的一个星期五下午(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学了《军中绿花》这首歌。当时,指导员教一句,我们学一句,唱了不几句,就有人开始哽咽,接着是小声抽泣,一段没唱完,大家已是泣不成声了,我眼中噙着泪水,一个字都不能唱出来。一个从没出过远门,从没离开过父母一步的人,一家伙黑天黑地给拉到了几千里之外,不想家又想什么呢!但想家归想家,军营不相信眼泪。哭过了,抹把双眼还得精精神神地上训练场。军营里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挑战,每一天都是一次磨练。我珍惜军营生活中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站军姿晕倒,第一次打靶时的紧张兴奋,第一次紧急集合的狼狈与无奈……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转变。几年过去,我枪也打了、正步也练了、全副武装的五公里越野也跑了,许多军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积累,我也由一名想起家就流泪的小列兵成长为一名下士。如今,经过军营的洗礼,再也不会因营房前“站一小时不倒、坐两小时不动、跑万米不掉队!”的标语而心惊肉跳了,唱起《军中绿花》这首歌,也不会痛哭流涕了,感情的砝码已加在了“想家的时候,就怕让家缚住了脚和手上。这些军人所应有的品质,从我几年中所流过的滴滴汗水中结晶出来,又融入以后更为艰苦的磨练之中,成为我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野营拉练。拉练之路绝非是想象中的惬意和浪漫,身上的背包越来越重,脚下的步子越走越沉,烈日在头顶追逐,路在脚下愈走愈长,山路上、沙石间,深一脚浅一脚,磕磕绊绊,跌跌撞撞,脚上满是水泡。连续的几日行军,疲惫的难以自制,拉着前面战友的后衣襟,边走边睡,那种艰辛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以往,过多的舒适和安逸,使我们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在经历了野营拉练之后,生命终于多了些凝重,也深切领会了一位作家所说的“人活着总得往前走,尽管付出的是艰辛。”这句话。现在想来,当初放弃了当兵这一选择,我或许是一生平平安安,安逸富康,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艰辛与苦累,也不会失去我原本的一切,但我一定会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懊悔一辈子。
当兵第3年的时候,同学们有的已大学毕业,投入了工作;有的已成为大款。他们打电话来劝我:“傻了几年还不够啊,快回来吧,咱们这里哪儿都是你吃饭的地方!说实在的,当兵这几年,我仍是一身清贫,每个月仍拿着跟他们相差甚远的工资。不过,我充实得很。我每天都认真地去当一名好兵,叠内务、走队列、学理论、值勤;努力做好自己的事,选择了军营便选择了艰辛,投身于艰辛,便无缘享乐。几年里,使我真正觉得什么是充实的生活。
有人说,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这或许是对我敢于选择的一种赞赏,或者只是对我走过这一程的安慰。无论曾怎样为严格而琐碎的制度烦躁,怎样为漫长的五公里长跑而疲惫,怎样为紧急集合而提心吊胆,却都因这一句话、这一句解释而圆满起来。想来,这几年军旅,我该是最富有的了,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诸多蛇蜕般的痛苦,我才一次次地获得新生,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无论对与错…得与失,既然选择了 ,我该一如既往 !
既然选择了我就要走下去……。
这份渴望大概就是我最初的理想罢。重构理想是不容易的,因为那要放弃一些自己珍爱的东西和失去一些挚爱的东西,或者减轻某些心系神往之物的份量。我没有豪言壮语,但不怕承担一份责任,也想了些心愿,只希望能在艰苦而充实的军营里,找到尽义务与实现个人抱负的结合点。可是,没过几天,我原有的美好梦想打破了。
到了军营,每天天还没亮,嘹亮的号声就把我从甜美的梦中惊醒,一天开始了!手忙脚乱套上军装,在半睡半醒中奔下拥挤的楼梯,投入寒风中的训练队伍。之后,还要“研究”怎样把软绵绵的绿军被叠成“豆腐块”,把宿舍的角角落落打扫得纤尘不染。为了立姿定型,我们每天几乎都要练军姿:把军帽翻过来平放在头上,两膝间夹张纸,挺胸收腹、全身绷紧,一站就是一个小时,腿脚酸软,肌肉僵麻。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也不能用手去抹一把。这样一天到晚,每根神经都绷得直直的,晚上,腿酸麻得上不了床,只好双手把自己的腿抬上一条,再抬上一条,散了架般的我躺倒在床上,来不及回顾一天的生活,睡神便无可抗拒的把我拽进了梦乡。虽然,对军营的生活我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也准备接受艰苦的考验,但感觉反差还是太大了。想到几天前,还在父母膝前,过着舒心的日子,而今,却在这里受苦受累。想到今后的日子都将如此度过,悲伤便涌上心头,也就分外地想家。
当兵的第四周的一个星期五下午(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学了《军中绿花》这首歌。当时,指导员教一句,我们学一句,唱了不几句,就有人开始哽咽,接着是小声抽泣,一段没唱完,大家已是泣不成声了,我眼中噙着泪水,一个字都不能唱出来。一个从没出过远门,从没离开过父母一步的人,一家伙黑天黑地给拉到了几千里之外,不想家又想什么呢!但想家归想家,军营不相信眼泪。哭过了,抹把双眼还得精精神神地上训练场。军营里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挑战,每一天都是一次磨练。我珍惜军营生活中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次站军姿晕倒,第一次打靶时的紧张兴奋,第一次紧急集合的狼狈与无奈……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转变。几年过去,我枪也打了、正步也练了、全副武装的五公里越野也跑了,许多军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积累,我也由一名想起家就流泪的小列兵成长为一名下士。如今,经过军营的洗礼,再也不会因营房前“站一小时不倒、坐两小时不动、跑万米不掉队!”的标语而心惊肉跳了,唱起《军中绿花》这首歌,也不会痛哭流涕了,感情的砝码已加在了“想家的时候,就怕让家缚住了脚和手上。这些军人所应有的品质,从我几年中所流过的滴滴汗水中结晶出来,又融入以后更为艰苦的磨练之中,成为我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最让人刻骨铭心的是野营拉练。拉练之路绝非是想象中的惬意和浪漫,身上的背包越来越重,脚下的步子越走越沉,烈日在头顶追逐,路在脚下愈走愈长,山路上、沙石间,深一脚浅一脚,磕磕绊绊,跌跌撞撞,脚上满是水泡。连续的几日行军,疲惫的难以自制,拉着前面战友的后衣襟,边走边睡,那种艰辛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以往,过多的舒适和安逸,使我们缺少面对困难的勇气。在经历了野营拉练之后,生命终于多了些凝重,也深切领会了一位作家所说的“人活着总得往前走,尽管付出的是艰辛。”这句话。现在想来,当初放弃了当兵这一选择,我或许是一生平平安安,安逸富康,也不会有这么多的艰辛与苦累,也不会失去我原本的一切,但我一定会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懊悔一辈子。
当兵第3年的时候,同学们有的已大学毕业,投入了工作;有的已成为大款。他们打电话来劝我:“傻了几年还不够啊,快回来吧,咱们这里哪儿都是你吃饭的地方!说实在的,当兵这几年,我仍是一身清贫,每个月仍拿着跟他们相差甚远的工资。不过,我充实得很。我每天都认真地去当一名好兵,叠内务、走队列、学理论、值勤;努力做好自己的事,选择了军营便选择了艰辛,投身于艰辛,便无缘享乐。几年里,使我真正觉得什么是充实的生活。
有人说,经历本身就是一种财富。这或许是对我敢于选择的一种赞赏,或者只是对我走过这一程的安慰。无论曾怎样为严格而琐碎的制度烦躁,怎样为漫长的五公里长跑而疲惫,怎样为紧急集合而提心吊胆,却都因这一句话、这一句解释而圆满起来。想来,这几年军旅,我该是最富有的了,也正是因为经历了这诸多蛇蜕般的痛苦,我才一次次地获得新生,一步步地走向成熟。
无论对与错…得与失,既然选择了 ,我该一如既往 !
既然选择了我就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