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咽喉保卫战吧 关注:112贴子:4,240
  • 11回复贴,共1

练兵第一章 10+20 第一项测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补枪的时候,三个人奉行的标准是所有活着的都站着。也就是说,能站起来的才算活的,否则呢,躺在那里不知什么时候从背后给你一枪,以3个人对付几百连死带活的鬼子,这种事防不胜防。为了防止这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数字化兵嘛,不得不按数字化标准执行,不是零就是1,零是死的,1是活的,中间状态不是稳态,必须明确归于某种稳态。小日本也按自己的一套战场政策执行,区别在于,明确是1的稳态也要消灭,就像南京大屠杀小鬼子枪杀活埋了数以十万计的战俘,说明小鬼子奉行的标准是:不要1,只要零。
易山的重机枪位居中央执行警戒,补枪是老易和艾洱的事。老易用鬼子军官的手枪和子弹从中间往右走,艾洱舍不得中岳级子弹,抱起那挺歪把子,突突突地点射,从中间往左打,各个炮位,弹药区,炮兵警戒部队一个小队冲锋的地方,走到左端2门炮,500发子弹竟然用光了。大黑天的,只有一处处火苗呼呼地照亮,翻检鬼子身上的子弹也不容易,因为很多鬼子身上没有子弹盒,艾洱不耐烦起来,扔掉歪把子顺过身后的中岳枪,用了半个弹盘,把最东面警戒的一个小队冲锋线上横躺竖卧的东西——基本是易山重机枪扫倒的——补了一遍,直到一个鬼子突然坐起来从20米外给艾洱来了一枪,正打在胸前重叠挂着的大弹盒上,本来就胸腹防护无漏洞的,何况艾洱胸前背后加挂了十几个大弹盒,子弹伤不了人,冲击力撞得艾洱仰天翻倒,按照训练动作,艾洱就仰倒回翻之势微抬身给那鬼子一个点射,再翻身卧姿据枪四周搜寻,等了足足15分钟,回想教官说的负伤状态下流血速度与最初的包扎时间,再掂量一下自己一路走来补枪,还活着的都应该有所表示挣扎一下才对,应该差不多了吧。慢慢起身,隐蔽在一门炮后面用红外镜远近搜索了一遍,红外视窗里每一个发热东西的温度都在下降——温度趋势箭头朝下就是,不必等着读温度数字。没发现任何异常,补枪作业才告结束。回到中间装甲车位置,艾洱惊奇地发现,老易居然还押着十几个活的回来,都是能站着的,这老兵油子怎么做到的?
3个人里,艾洱的英语最好,老易的日语最好,问话是老易的活儿。艾洱看看情况正常也帮不上忙,就走到西面30米一门歪倒的大炮后面,用红外瞄准镜仔细搜索来时西面那挺歪把子的方向,记得那里应该躺着十几个鬼子,隔着几百米远,红外视窗没有具体显示,只能看出没有站立起来的恒温动物。
啪地一枪,艾洱回头,看见有个1变成零了。老易手枪枪口对着另一个鬼子,说什么听不清楚。啪地又一声,又一个归零了。
啪啪再响,艾洱不回头了,警戒嘛,眼睛总要往外看。
老易把艾洱喊了回去,问:“会用这种3英寸老式炮吗?”
艾洱老老实实回答:不会。
其实简单说吧,除了中岳枪,其它的一般都不会。
老易只好把易山喊下来,说:“果然第3个说的是错的。第12个才说对。牟田口的指挥部距离1850米、221度。咱们俩玩一回炮吧?”
艾洱问:“你应该分开两堆审讯,再核对是不是一样来确定真伪。搁一块问,怎么整出来的?”
老易说:“回头有时间告诉你。干你会干的吧。先把剩下的那仨捆结实了,把装甲车开到这门炮后面,拿你的中岳枪到装甲车枪塔上警戒,连着找准目标,给我们测距。”
带着满脑袋疑问,艾洱老老实实爬上装甲车坐进驾驶位,看着二易搬牵引架把一门炮大致对准,开车到炮后面,让枪塔基本处于炮管轴线上,从枪塔探身出去,枪在支架上支好,中岳级狙击枪因为电磁冷发射的强大电磁场产生的漏磁,不设指北针功能,以往有地网定位,这会只能用老易的工具机指北针找准,调出零度基线,枪管反时针转到221度,调距离到1850,很好,没有房屋树林等遮挡物,微光镜十字线上出现清晰的灯光、帐篷和一片混乱的人群,一队鬼子已持枪向自己这面警戒,另一帮鬼子围着几辆汽车在忙乎什么,好像拥簇着几个鬼子官呀。对准人堆,再次校准,方向角221.2度,激光测距读数跳出1820,1820.5,1820.3,…
艾洱大喊:“目标位置准确,1820米221.2度,鬼子要转移!”
忙归忙,不能乱。没有鬼子的射表,有的话,估计鬼子也不会把他们的联队部编进去。自己对的话,费老劲了。艾洱下去开车挪一点再对对炮管轴线,上枪塔左右挪枪细微调整,然后给出瞄准线上参照物——距离50米的一棵半截小树右侧15厘米一块石头,对老易喊:“你到底懂不懂呀?告诉你我可一点不会啊!”
老易在下面已摆弄一阵子炮队镜,听到艾洱喊就一把丢开,嘴里嘟囔说:“我也不怎么会,赶鸭子上架吧,那也得上啊,”又埋怨鬼子的破炮队镜居然不如艾洱的狙击枪,什么也看不见,鬼子的炮也真难用,什么什么的,要下工具机用指北针调校炮管轴线,感觉还是不行,失之毫厘差之百米呀,老易就说咱们笨法子吧,跟易山一商量,干脆摇炮管开炮闩从炮管膛线微明的反光圈里直接看那块石头,一边跟艾洱反复核对修正,艾洱爬上爬下还挪了一次石头,3人细调炮管轴线,再摇炮管上来到高低机距离刻度,艾洱打一发探测弹测了横风风向风速,还好横风很低,按估计修正一点点,最后3个人都相信方向机是对了,距离可吃不太准,不确定因素还多,例如炮队镜金属刻度板上发射药对照距离偏差是有数据的,两种,但是总归没用过,没经验呀,炮弹箱里的炮弹是同一种发射装药吧,怎么对照,,,
三个臭皮匠也管不了许多了,先打了再校正吧!
易山一拉火,通地一声巨响,炮身往后一震,一道火光从炮口窜出去了,
艾洱紧盯着微光档瞄准镜视窗,
汽车后面20米是帐篷群,再后面30米,红光一闪火球腾起,5秒钟后轰隆低响传来,
艾洱喊:“调近50米!就这吧,那什么,转入效力射!”
第2发炸掉了一座帐篷,第3发就在汽车跟前,爆炸火球挡住了艾洱的视线,那一堆鬼子,鬼子官,就在火球后面,
老易改当装填手了,俩人在底下紧忙活,耳朵震得嗡嗡响,艾洱一边观测一边大喊:“就这样!对头,对头!猛凿!猛凿!快啊,你们俩没吃饭吗!”
几十发炮弹干过去了,炮管微微暗红,必须冷却一下。
遍地的空炮弹箱,老易坐在一只箱子上呼呼喘气说:“这装填手,真是个力气活儿。艾洱呢,喂,怎么样了,你小子怎么不喊了?”
喊了几遍,艾洱在嗡嗡耳鸣声中才听见,大喊着回答:“你自己上来看吧!”


1楼2016-04-20 00:14回复
    艾洱听口音像西南的。
    不过要按穿回去的能力和素质,以当时条件全国都挑不出来仨。


    IP属地:四川2楼2016-04-20 11:30
    回复
      最近几节中,艾尔单人单枪依靠射程和精度打了一个漂亮仗!枪好,但人更厉害!艾尔出色的心理素质和战术水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接下来说说我对中岳步枪的想法,如果说中岳级步枪已经进入预研阶段,我是毫不吃惊的,但我感觉实现最大的障碍无疑是储能问题。我的想法,无非三种解决办法。一、电容,优点是充放电效率高,但缺点是能量衰减快;二、燃料电池,优点是补充能量方便,能量密度较高,在固液气三种反应物中我倾向于液体,既便于反应实现,又便于存储,如乙醇等,缺点是电流小、逆反应不容易实现(如果逆反应最终无法解决,也可用于全电磁版中岳步枪)三、改进版化学电池,目前最有前景的就是石墨稀电池了,且国内已实现石墨稀廉价化。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4-23 18:54
      回复
        我想到一个简单的表述:侦制通控制枪械在人把瞄准点“撞上”预瞄点的那一刻击发即可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4-23 22:28
        回复
          扰动提前量的概念没弄懂,所以表达许多后,还是不知道要不要计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4-23 22: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