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选壶有个傻瓜定律,不能说完全正确但是却有非常实用的借鉴意义。
第一定律:好泥不细
一块好玉,不会把它切成碎玉来卖。同样,上乘的紫砂矿,不会把它做成粉料。且不说矿石粉碎要花钱,如果紫砂的质感降低了,泥性变差了,壶也会卖不起价。壶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当然,如果用洗泥法练泥的细料和粉碎中产生的细粉料算例外,但是料太细宜茶性降低,而且少了紫砂本色味,这种料的壶不要也罢。
第二定律:好工不差
中国的四大名绣,没有哪家愿把花绣在麻袋上,所以常理上讲稍贵一点的壶都不会用太差的泥。泥的成本在壶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比“泥”值钱得多。不会有壶家在烂泥上下苦功夫,这样的壶家早已经饿死了;也不会有壶家在好泥上用烂工,这样的壶家已经被老板打死了。那么多人削尖脑袋往“工艺师”的堆里扎,只是想贴个“工好”的标签。烂泥烂工只能忽悠菜鸟,要忽悠“行家”还是要一点成本的。
所以壶家不会用“泥”来拖累“工”。除非“烧”坏了——壶烧坏了,或者脑子烧坏了。所以,重“工”的壶友常常比重“泥”的壶友少交了好多学费。
第三定律:好料不加
首先说明:本定律不适用为特定艺术目的和原矿料互配的加料行为。
一种泥料,加料比不加料卖的价钱要高,而且加料的钱要不找回来,壶家一定会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好料不能加差料,差料更不会加好料。加料会让紫砂“看起来更漂亮、卖相更好”,排除特定的艺术目的,现实中更多的是为了让假的象真的,次的象好的。
但是料加得越多就离“紫砂”越远。对壶友来说,“加料”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失去的却是紫砂最可宝贵的天然属性和人文基础。【图片】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e820c5244166d223877159c76220945/d8d9d612632762d06c7a2f26a7ec08fa503dc69e.jpg)
第一定律:好泥不细
一块好玉,不会把它切成碎玉来卖。同样,上乘的紫砂矿,不会把它做成粉料。且不说矿石粉碎要花钱,如果紫砂的质感降低了,泥性变差了,壶也会卖不起价。壶家不会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当然,如果用洗泥法练泥的细料和粉碎中产生的细粉料算例外,但是料太细宜茶性降低,而且少了紫砂本色味,这种料的壶不要也罢。
第二定律:好工不差
中国的四大名绣,没有哪家愿把花绣在麻袋上,所以常理上讲稍贵一点的壶都不会用太差的泥。泥的成本在壶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比“泥”值钱得多。不会有壶家在烂泥上下苦功夫,这样的壶家早已经饿死了;也不会有壶家在好泥上用烂工,这样的壶家已经被老板打死了。那么多人削尖脑袋往“工艺师”的堆里扎,只是想贴个“工好”的标签。烂泥烂工只能忽悠菜鸟,要忽悠“行家”还是要一点成本的。
所以壶家不会用“泥”来拖累“工”。除非“烧”坏了——壶烧坏了,或者脑子烧坏了。所以,重“工”的壶友常常比重“泥”的壶友少交了好多学费。
第三定律:好料不加
首先说明:本定律不适用为特定艺术目的和原矿料互配的加料行为。
一种泥料,加料比不加料卖的价钱要高,而且加料的钱要不找回来,壶家一定会被老婆骂得狗血淋头。所以好料不能加差料,差料更不会加好料。加料会让紫砂“看起来更漂亮、卖相更好”,排除特定的艺术目的,现实中更多的是为了让假的象真的,次的象好的。
但是料加得越多就离“紫砂”越远。对壶友来说,“加料”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失去的却是紫砂最可宝贵的天然属性和人文基础。【图片】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e820c5244166d223877159c76220945/d8d9d612632762d06c7a2f26a7ec08fa503dc69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