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啊廊吧 关注:79贴子:1,438
  • 4回复贴,共1

审美突围在于守住寂寞-王橹窗【中国裤业杂志对王橹窗的报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1年年末,中国裤业杂志用了4个整版刊登了何驰女士对王橹窗的专访,距今已相隔一年半多了。
刚才发了个带链接的,帖子被秒删了。所以再发一个不带链接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6-04-21 17:01回复

    中国裤业:艺术范畴内的各个门类都有共通之处,但仍然存在差异化的内容与表现方式,从纯艺术角度来看,它不需要很明确的界限,创作会产生相同的快感。但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百花齐放的局面似乎不好实现,俗话说,术业有专攻,只有在某个专属领域的更深造诣才能更纯粹、更理直气壮地获得认同。对此您如何看?王:艺术有相通之处,但也有自身不可被替代的特性。人的精力、才情、时间,决定了一个人很难在众多领域同时获得成就与认可。一个人一生能做好一件事,能在一个行业出类拔萃,就已经很不容易,所以,将自己的精力分散众多领域,容易落得看似面面俱到实际危机四伏的境地。对此我一直持有警惕,我之所以涉猎广泛,做出如今的一小点成绩,首先缘于自己的热爱、努力与坚持。我把生命的热能,几乎全部投入创作,我在每个领域所花的时间,常比许多专业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还多。其次在于这些领域的各有涉足,更多地是拓宽我的视野,提升思想高度,它们相互营养彼此,而不是拖累。中国裤业:说说他们具体的表现?王:文字诗歌的创作,可以使我写出语言更好的歌词;绘画影像的创作,可以使文字创作更具有画面感、场景感;在绘画影像创作上,又随时注意融入诗情歌意,使画中有诗,影外有声。各类艺术彼此交融。这种快乐我想别人很难体会。中国裤业:眼下有无涵盖您多数文艺创作方面的代表作品? 王:《王橹窗永嘉楠溪江原创诗画摄赋歌系列丛书》。它即将出版。中国裤业:为此作品您付出哪些代价?王:推掉一年多的演出活动和一切电视采访节目,音乐推广受到影响。但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IP属地:广东3楼2016-04-21 17:02
    回复

      中国裤业:在您涉足的领域当中,哪个领域带给您更强的成就感?王:音乐和诗赋。虽然花在音乐推广上的时间精力相对很少,但因为国内国外众多电台电视台的推广,以及全国KTV的传播,因而获得被认知认可,许多知名歌手向我约歌要歌。关于诗赋作品,也被相当多的地方所采用,被雕刻悬挂在众多地方。当然,我一生最大的追求,是写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但这个需要时间与积累。中国裤业:您最得意的音乐作品是什么?王:《妈妈,儿远在天涯》、《月夜情歌》、《没有你的日子我愿意寂寞》、《中国英雄》。其中,《妈妈,儿远在天涯》被国内外十多张唱片收录,杨坤、陈琳的音乐合辑都曾有过收录,黑鸭子组合也有翻唱。中国裤业:站在原创歌手的角度,您的创作理念是什么?王:渴望跨越时代、跨越地域意义的作品,厌恶跟风之作。但现实的窘处在于人群审美的集体滑坡。关注面流于肤浅庸俗,关注焦点更多游离于作品之外。而从事严肃创作的人很难引起关注。处于这种尴尬局面中,我只会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从各种社会现象中吸取养分,会始终坚持有感而发有所追求,摈弃无病呻吟以及失去自我地去迎合大众,我会坚持创作真正想表达的东西,我耐得住时代赋予的寂寞。同时我相信时代终将在喧嚣中进入沉淀期。人群的审美必将得以回暖乃至突围。


      IP属地:广东4楼2016-04-21 17:02
      回复

        中国裤业:听说有新的诗集出版,在诗歌低迷的现状下,您对诗歌的热情靠什么支撑,对诗歌这一文学形式,您如何看待它的前途?王:去年我已经出版诗集《经典归来》,现在即将完成的《王橹窗永嘉楠溪江原创诗画摄赋歌系列丛书》中,更有三本诗集:一本现代诗集,一本古典诗集,一本赋。诗歌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但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中,它更多已成为一种信仰的坚持。我的诗赋作品受到欢迎,众多地方政府、风景区、企业,都与我有全方位合作,也是得益于我这个“综合品牌”的效应。中国裤业:你对工作和生活是怎么安排的?王:估计无人比我更难于回答这个问题。我现在几乎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或者说,生活就是工作,工作就是生活。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能在一年之内,能在没有任何助手协助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完成近六本书的巨大工作量的根本原因。这一年,为了深度挖掘永嘉楠溪江,我徒步走了几千里,骑车走了几千里,驱车行进几万里,受伤无数,许多次经历生命危险。但都过来了。支撑我的力量,就是热爱。中国裤业:你在工作中最怕遇到什么状况?王:不理解与忽悠。我性格直接,任何一件事都会尽最大可能做到完美,所有没有时间去面对合作对象的质疑。其次拒绝忽悠。我厌恶所谓的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我更希望与人互相建立信任。虽然这些在现实里很难实现,但我对人性仍持有最后信仰。中国裤业:关于企业对产品或品牌代言人的选择,您有什么见解?外型、名气是否是考量的唯一标准?王:外型、名气是一个考量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站在推广角度,立意、创意很重要,代言人是否具备与产品共同的特质,这点更重要。当然,对于需要利用名人效应来拔高品牌形象的企业而言,名气是唯一标准。中国裤业:您愿意为哪类产品代言,为什么?王:成熟、知性,奋斗、励志,深邃、厚重,激情、爱心,诚信、执著,时尚、高端,无论哪类产品,只要具备其中的某项元素都会考虑。中国裤业:你认为自己时尚吗?王:严格地讲,我不能算时尚的人。当我在大山丛中,在悬崖绝壁上,在忙碌不堪日子里,很多时候,我都不拘泥自己的穿戴,甚至蓬头垢面。但在我自然为重的内心深处,时尚一直存在。我愿我的生活习惯、穿衣打扮、艺术创作都能在保留传统的精义之时,与时俱进。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追求时尚,更多的是一种进取心的表现,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又是一个十分时尚的人。中国裤业:你对衣着打扮有怎样的看法,对颜色怎么选择?王:贴合个人的气质形象,衣着与人合二为一。质地上以自然舒适为主。颜色上,素色、复色都爱,艳色也能接受。更关键取决于所处场合及面对人群。使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这是个前提。中国裤业:生活中,你的衣服是自己挑选吗?会很看重品牌吗?喜欢什么样的品牌? 王:多数时候自己挑。品牌是选择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合适,和谐才是硬道理。要看产品的设计感、面料、色彩与个人气质、出没场合是否搭调,如果能在合适和谐的基础上,又有品牌的支撑,那是最完美的事。会产生你为品牌而生、品牌为你而生的感动。中国裤业:重视裤装的选择吗?你记得穿过的最喜欢的裤子是什么品牌么?王:重视裤装的程度超过上衣。裤子不是上衣的附属品,我习惯赋予它主角的姿态。喜欢的裤子能给我极强的心理暗示,让人自信倍增。我最喜欢的一条牛仔裤,记不清楚品牌,打动我的是裤身的图案。直到现在都舍不得扔。中国裤业:你对中国的服装设计有什么印象、期望?王:在个性差异化上有待提升。许多中国消费者的着装呈显趋同现象,即使标新立异者也往往步入误区,所以常常出现削足适履、张冠李戴、不伦不类的滑稽现象。这也正好反衬出时尚引导的重要性。总之吧,希望中国服装行业能够开发出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流行时尚结合得恰到好处的服装。


        IP属地:广东5楼2016-04-21 17:03
        回复
          好多料!棒!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29 2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