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吧 关注:4,342贴子:34,806
  • 14回复贴,共1

【诗中山水】王维:笑倚清风立秋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少年行
==================
王维,字摩诘。在梵语中“维”是降伏,“摩诘”是妖魔,于是王维的名字便是“降伏妖魔”。如果大家都以字称呼他的话,其实是在喊妖怪——这是文人的幽默。但是,在佛教中“摩诘”本意为“净名”、“无垢尘”,是说王维乃一位居士,可与佛平起平坐。
王维是位早慧的诗人,九岁能属文,十七岁就写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脍炙人口的佳句,他最拿手的是山水田园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欣赏着山中夜景,却不忘让我们也享受其中之乐,景美如画,诗美如画!
画史上,王维以南宗画派开创者的身份名垂青史,更以文人画的始祖而备受后世文人称道。米芾素颠,然于王维之画却不吝一分赞美;秦观才子,睹王维之画几日竞觉病愈;连苏轼这样的大才子,都“于维也敛衽无间言”,看过王维和吴道子的画后,觉得吴道于的画虽妙绝,“犹以画工论”,但王维则得之于象外,如“仙翮谢笼樊”。
除却诗画,王维在音乐上也颇有造诣。有一次,一个人拿着一幅画——《按乐图》,王维看了一眼,笑了笑,说:“这是《霓裳羽衣舞》第三叠第一拍。”此人不信,然而再次看此舞之时,却惊讶地发现,第三叠的第一拍竟然和这幅画如此相似……
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王维在岐王的带领之下来见太平公主(有说是玉真公主)。这是怎样的一个少年呢?“妙年洁白,风姿都美”,“风流蕴藉,语言谐戏”,文雅而不失灵活。当他咏诵自己的诗作时,公主大惊:想不到一直被自己反复吟咏的,以为是出自古人妙笔的佳作却皆出于这个少年之手!
然而,王维的表演并没有结束,因为他不仅有着诗情画意,还是位音乐家。一曲《郁轮袍》听得众人如痴如醉、满座动容。诗、画、乐俱工俱佳,这样的极品文人,以这样的才华,解头(解元)自然非王维莫属——其实,这才是他此行的本意,就是要和张九皋那个事先定好的“解头”一争高下。
有人说这是作弊,然而在唐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干谒”(即自己推荐自己)。王维以自己的多才多艺赢得了这次干谒的胜利。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又怎么会扳动小有名气的张九皋,怎么会让公主改变初衷?
经过几年的洛阳之旅,加之成功地取得了解头,年轻的王维走上了仕宦之路。学而优则仕,当时进士人数并不多,“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王维二十左右便成为进士,这在唐朝也算是少数了。
王维的父亲早亡,既然当了官,作为家中长子的他便无可推卸地承担起抚养弟妹的义务,他从此告别童稚,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1楼2016-04-22 18:57回复
    秋槐叶落凝碧池
    ==================
    大唐的盛世终于走到了尽头,这回、充当改变历史的人变成了安禄山。
    “安史之乱”一下子让依然沉醉于大唐雄风中的人们醒了过来。于是,唐玄宗醒了,带着他的爱妃、儿孙逃了出去;长安的大臣们醒了,但金殿之上已无皇帝的踪影。他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便成了安禄山的俘虏。有些人投降了,成为名副其实的伪官;有的官员被强行带到了洛阳,东去的人群中就有王维。
    王维被囚禁在菩提寺中,环刃交加。在来之前,他本想能逃过去的,可是不容分说,仍被带了过来。没办法,树大招风,他虽然不是政治上很重的砝码,但却名气很大,而安禄山要的就是这个。
    在菩提寺中,王维也很想逃,可是逃不了,他没有杜甫那样的人身自由。一次,凝碧池头发生了惨案。有人忍不住内心的愤慨在演奏中把乐器捧碎,向着玄宗南逃的方向痛哭,结果被残忍地杀害了。裴迪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维,王维听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一首《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在这首诗中,他的政治态度极其明确,他是站在大唐这一边的。这首诗当时在暗地里流传,竟传到肃宗那里。王维也许当时不会料到,就是这首诗日后救了他一命。
    在刀剑的逼迫下,王维还是接受了给事中的伪职,这也就是他备受后人指责的原因,宋人甚至因此认为王维人品不好。王维是软弱了一点,没有杀身成仁的大义凛然,但他自己也是很痛苦的。从此之后,陷贼一事犹如在他心上刻下了深深的一刀,伤口再也愈合不了。
    从此,王维才真正沉溺于佛理与山水之中,“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他精通佛学,且悟性很高,能把很多人看不懂的佛理理解得很透彻,甚至与大师们论道,倒真有些维摩诘居士的意味,而且他是真正地融会贯通,能将佛理融入诗画之中,尤其后期的有些诗,读完之后甚至会使读者也产生那种寂灭的心理。
    都说涛是穷而后工,而王维一生虽然有起有落,但总体来讲一直在做官,而且他官至尚书右丞,职位不可谓不高了,可称是富贵了,然而诗却依旧写得这么好。因此,王维在当时声名很高,被称为“天下文宗”。他流传下来的诗将近四百首,但因为战乱,“十不存一”,很多都遗失了。
    王维一生清高宁静,他的诗也是一样,澄清精致,贵在于洁,彰显了他作为士大夫的风雅与自矜。《诗人玉屑》评王维说:“秋水芙蕖,倚凤自笑。”闻一多先生曾说:“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然,他的长处短处都在这里。”
    公元761年,王维悄悄地离开了人世,然而,他的诗还有他的故事,却令后人说也说不尽——“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4楼2016-04-22 19:01
    收起回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4-26 20:1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04 19:27
        回复
          维摩诘是古印度的一位非常著名的大修行人好吧,王维非常信佛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5-09 18:24
          回复
            回复一楼。太平公主713自缢?龄48?当时王维12。15岁才去的长安(ღ˘⌣˘ღ)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5-16 11:16
            回复
              虽然有些史料尚需考证,但是还是谢谢你不辞辛劳,给我们看到了摩诘虽年少聪慧,却生不逢时,多不如意的一生。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5-29 22:49
              回复
                清泉石上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6-17 00:17
                回复
                  赞 谢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7-03-19 00:05
                  回复
                    我想问问“笑倚清风立秋水”是什么意思,在很多地方都看到过这句话来评价王维,却始终无法理解,楼主可以帮我解释一下吗?十分感谢


                    14楼2017-04-19 09:24
                    收起回复
                      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7-05-29 17:59
                      回复
                        好想有王维这样的做我男朋友,羞羞哒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7-10-25 06: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