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08日
漏签
0
天
书法吧
关注:
870,558
贴子:
9,086,545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83
回复贴,共
5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书法吧
>0< 加载中...
谈“使转纵横”——笔画的中部变化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唐代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由此可见,一个笔画的中部绝不是把笔拖过去那样简单。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了使转的概念,后人理解不同,说法不一。有人说草书的环转相连的笔形就是使转笔形,是草书独有的笔法;有人说使转就是笔锋的运行轨迹……。我觉得他们只说对了某个方面,还不全面。
送TA礼物
IP属地:安徽
1楼
2016-04-23 16:29
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下面,我通过引用孙过庭的原话来证明使转的本意:“伯英不真,而点画狼籍;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这里的伯英就是草圣张芝,元常就是楷祖钟繇,元常不写草书,只写楷书,却使转非常多,这说明使转不是草书独有的笔法,楷书也用使转。“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这里是说楷书的点画有固定的外观,情性主宰的是运笔的动作;草书的点画是由情性主宰的,没有固定的外形,而运笔动作形成的外观是固定的。这时的“使转笔形”说就有了合理的意义。“草乖使转,不能成字”也是这个意思。那么,究竟什么是使转呢?孙过庭说:“纵横牵制谓之使,钩环盘纡谓之转”。我的理解,使转肯定是运笔动作,不同的动作形成不同的外观。“纵横牵制”是运笔方向的突然改变,由纵变横或由横变纵,总之是角度的突变,形成方的形态,这样的动作一般叫做“折”或“翻”,这就是“使”;“钩环盘纡”多是圆的形态,是运笔方向的逐渐改变,这就是“转”,是角度的渐变。
IP属地:安徽
2楼
2016-04-23 16:31
回复(1)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单一笔画的使转变化。图示:
IP属地:安徽
3楼
2016-04-23 16:32
回复(1)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左边的横起笔由纵逐渐变横,由侧锋逐渐变为中锋,这个方向是逐渐变化的,所以叫“转”。至快收笔处,方向由横突然变纵,只能通过提笔把笔翻到另一面着纸,由中锋变为侧锋,然后收笔,提笔的地方呈现方的形态。这个方向是突变的,所以叫“使”。再看右边的横,至快收笔处,没有提笔突然改变方向,而是逐渐向下改变方向,呈现圆的形态,这是“转”。
IP属地:安徽
4楼
2016-04-23 16:33
回复(1)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那么,笔画的书写为什么要运用“使转”的技法呢?一是为了笔画中部保持中锋,使线条有圆厚、立体的美感和力度,二是为了线条之间刚柔相济,三是为了笔法的丰富,提高线条质量。如果不用使转,线条就会单调疲软,请看下图
IP属地:安徽
5楼
2016-04-23 16:34
回复(2)
收起回复
天道酬勤三看台
少将
14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顶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6楼
2016-04-23 16:35
回复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图例左边是错误的。1横软,笔管右倾,笔毫向拖布一样顺托过去,只有下按的力量;2横薄,纯侧锋,其它毛病同1横;3横肉,按笔只按不提,提笔只提不按,纯侧锋,提则漂浮,按则墨猪。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运用使转。再看右图,都是通过使转使线条保持中锋,笔管向上向左呈逆势。笔毫既有前进的力,又有后退的反作用力,这样才能涩行。按笔要有上挺的反作用力,这样才能不肉。提笔要有下按的反作用力,这样才能不漂浮。
IP属地:安徽
7楼
2016-04-23 16:36
回复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注:本文是楼主在其他地方看见的 并非原创
楼主空间还有很多书法资料 欢迎来吧友来观看
IP属地:安徽
10楼
2016-04-23 16:40
回复(1)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谈到中锋,还有裹锋、铺毫,请看下图
IP属地:安徽
12楼
2016-04-23 16:43
回复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中锋有铺毫、裹锋之别。铺毫是笔锋铺散开,收笔时如果不做任何动作,只是戛然而止,会出现折铁笔形。这种笔法在隶书、魏碑中常用,后来米芾也常用这种笔法,自称“刷字”,有爽快感;裹锋是笔锋聚拢成锥状,收笔时如果不做任何动作,突然而止,会出现垂露笔形。
IP属地:安徽
13楼
2016-04-23 16:44
回复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种笔法是最古老的笔法,是常用笔法,有圆厚感。清人提出“中实之妙”就是强调中锋,纠正自颜柳以后出现的笔画两端重按,中部空怯的弊端。古人说的锥画沙、屋漏痕,都是形容中实之妙。单一笔画还有其它变化:见图
IP属地:安徽
14楼
2016-04-23 16:45
回复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笔画过长时,中部可增加波折,以求变化,但波折不可太多,折点之间距离不能相等。如下图:一字。顺逆能增加笔画的涩力,如之字的捺。
IP属地:安徽
15楼
2016-04-23 16:49
回复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快慢能增强节奏感,慢则实,快则虚,有飞白。如洲字,右竖不仅有快慢的节奏,而且还运用了铺毫,收笔出现折铁。有些短线条还可纯用侧锋,如搏字上边的两个横。
IP属地:安徽
16楼
2016-04-23 17:05
回复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虚断指线条的中部笔断意连,如尘的首横,帆的左竖。
IP属地:安徽
17楼
2016-04-23 17:06
回复
收起回复
猫君如
上尉
8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推荐个关于书法的QQ公众号
IP属地:安徽
18楼
2016-04-23 17:07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林孝埈短道速滑500米夺金
2214060
2
林孝埈为何总在决赛中表现失误
1729154
3
外媒称哪吒2票房高但没人关注
1441244
4
哪吒是天津人还是四川人
1428435
5
林孝埈决赛摔倒送韩国亚冬会首金
1014754
6
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大吗
774450
7
Gumayusi不打比赛转行卖课
544296
8
无畏契约进化者杯赛第一幕开启
469913
9
大S骨灰放置家中惹邻居不满
333190
10
马斯克将审查美国防部支出
319116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