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吧 关注:254贴子:1,074
  • 5回复贴,共1

《与古为徒·李邕》转自:新浪李祥俊的博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与古为徒·李邕
——李祥俊的博客(2014-02-10 00:04:46)
李邕(675年——747年),字泰和,江都人(今江苏扬州),祖籍江夏(今湖北武汉),唐代前期著名书法家,尤以行书著名。李邕的父亲李善是精通《文选》学的著名学者,人品学问皆为世人钦叹。李邕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文史教育,青年时期才华横溢,受到很多人赏识,也受到一些人嫉恨。李邕为人阔达豪放,做人做事都爱憎分明、行事果决,他曾多次任要职,也曾多次被贬官,最后因得罪宰相李林甫,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个人生活多不检点,被牵连入罪而“杖毙”,就是被活活打死,结局是很悲惨的。
李邕在当时以文学著名,书法也很高妙,达官贵人、富商豪族以及寺庙道观等都以请他撰写碑铭为荣,传说他前后写了八百多通碑,这八百的数字当然是约数,但能说明他确实写得多,当然收入也特别丰厚,人们认为古今卖文卖字而获利的大概数李邕最成功了。现在传世李邕自撰自书的碑文一般后面都署名是黄仙鹤、伏灵芝等镌刻,后世有人甚至怀疑“黄仙鹤”、“伏灵芝”等都是李邕的化名,就是说他是自撰、自书、自刻,这个传说无非是想讽刺李邕贪财。李邕是当时朝野的名士,后进晚生李白、杜甫等人都把他看作是偶像。清末文人龚自珍为了抬高南朝的《瘗鹤铭》,力贬李邕所书碑刻,他写诗说:“二王只合为奴仆,何况唐碑八百通。欲与此铭分浩逸,北朝差许郑文公。”就是说能够与《瘗鹤铭》书法相媲美的只有北朝摩崖石刻《郑文公碑》,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无法和它们相比,至于写了八百通行书碑版的李邕就更差了,龚自珍是文人无行,他这种评价一方面说明他的无知,另一方面则是受清代碑学思潮影响下的人云亦云。
李邕的书法以行书为主,而且是以行书入碑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现在流传下来的有《叶有道碑》、《李思训碑》、《麓山寺碑》、《东林寺碑》、《法华寺碑》、《李秀碑》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李思训碑》和《麓山寺碑》。楷书摩崖石刻《端州石室记》虽未署名,但后人考证其书法风格近似李邕,且李邕在石刻镌刻的“开元十五年”正在端州附近地方任职,所以一般也认为是他的作品。
《麓山寺碑》开元十八年(730年)立,在湖南衡山岳麓书院,李邕时年56岁,是其书法鼎盛时期的代表作。我以前学习过李邕的行书,对于《麓山寺碑》也曾尝试临习过,但始终没有切入。但在2012年5月的时候,我开始临习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宋拓麓山寺碑并阴》(见附图1),忽然对于这通碑似乎理解了,对其用笔在雄强洒脱中的细致周到也有所体会,真正感觉临习有得,如此持续学习了一年整,直到这次因为写《与古为徒》系列博客才暂时停止。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对于李邕书法有一段评价,和我的感受非常相似,他说:“余始得李邕书,不甚好之。然疑邕以书自名,必有深趣。及看之久,遂为他书少及者,得之最晚,好之尤笃。譬犹结交,其始也难,则其合也必久。”(《试笔·李邕书》,《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311页)我感觉我能够理解李邕的行书,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我自己的审美感觉和风格追求,最近我又开始临习此碑(见附图2、见附图3、附图4)。在写完《与古为徒》系列博客之后,我可能会再次投入对李邕行书的学习,使其成为建构我的自身风格的基本范型,希望能够实有所得,不要再脱手。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


IP属地:山东1楼2016-04-25 08:54回复
    这贴差点被系统删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5-16 07:50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8-30 23:50
      回复
        真好看,想看下临麓山碑的真难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10-29 00:37
        回复
          加油加油加油,希望更多的人研究李邕,学习李邕


          IP属地:山东6楼2016-11-16 15:01
          回复
            一直在学李思训碑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7-01-22 17: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