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元研究吧 关注:1,104贴子:7,825
  • 4回复贴,共1

读《皖政辑要》铜元卷,看铜元生产流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再读《皖科政辑要》-度支科-钱币 章节,有记录铜元简要生产过程。
了解铜元成产过程,对于铜元鉴别很有帮助。
前面,发了很多机制铜元的工艺资料帖子,但多数都是后人观察分析,而清末当时人的记载,了解一下,颇有益处。



针对原书内容,解读信息如下,错误之处盼大家指点:(依照上图标号解读)
1、铜元十文,2钱重,各省略有差异,大致在6~7克之间;铜95、铅4、锡1配比,是大清标准要求,至于实际生产是否遵从,各省各厂就未必了;
2、每日使用铜料,5~8罐,一贯1200两,扣除损耗,可推测日产量在:大致在2~4万枚之间;
3、融铜为锭,边角料回收;
4、“先烘后辘”——先退火,是的铜锭变软,然后压轧为条,“辘至二三次”——此处记载与李鸿章上奏折“卷铜片机器烤卷十数次” 不符,不知谁对谁错?
然后送铜条到“莼饼处”,冲打出铜元铜胚。
5、晃洗工序
“先烘后洗”之先“烘”并非为晃洗做准备,而是为印花做准备,此处不可误解。
晃洗,用“强水”也就是硫酸溶液,晃洗,以去除前面工序留在铜饼上的污渍油渍;然后放入米糠内去湿(这道工序,以前不知道,呵呵)。
6、光边工序
这也是此篇记载的唯一一次“光边”,完成压花后,未记载二次光边或滚边。
此工序主要是剔除扎出铜饼的边道毛刺,以及滚边。
7、印花——此工序无需多言。
8、入库
9、质检
入库后,抽一包进行质检,特别对铜元重量、厚度进行观察,以便校对后续铜片扎压薄厚。
10、工艺损耗
融铜工艺,损耗1%;晃洗顺好0.4%。
融铜损耗容易理解,晃洗只是清洁表面、适度氧化铜币而已,竟然还有损耗?不解。
另外,此处记载总损耗约不到2%,似乎有些低啊。。
---完。


IP属地:江苏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4-27 12:12回复
    重要知识,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2楼2016-04-27 22:16
    回复
      一枚铜元的制作,真是不易啊


      IP属地:河北4楼2016-05-03 21:45
      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1-29 1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