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浅风吧 关注:49贴子:1,299
  • 3回复贴,共1

【转自百度知道】二模后如何提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04-28 18:52回复
      1.根据二模成绩,查漏补缺,对症下药。作为学生,需要调整心态,既不盲目乐观、自以为是,也不要妄自菲薄、灰心失望、焦虑不安。“二模”后的复习效果,对于高考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定位自己,有针对性地分类练习。其中优秀生关注综合题,中等生强化中档题,后进生扎实基础,反复做基础题、常考题、必考题,千万不能不顾基础,所有学生同一个目标,同一种练习材料。
      3.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二模后的60天是学生成绩提升的黄金时间,这个阶段的复习状态、备考心态、学习效率直接关系到高考成绩优异。
      4.通过作业练习中暴露的问题,找出知识和思维的缺陷,并能专项突破,反复练习。同时要加大多角度思考问题,尤其是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既要找到解题基本方法,也要找到最简方法。
      5.结合近几年高考试卷,认真完成各大市模拟试卷,对其标准答案反复揣摩,力求将自己的思维向标准答案靠拢,了解出卷者思维角度,把握思维深度和广度。这一点,在语文、政治、历史等文科学科上特别重要。
      6.从现在起,要注重解题思维的规模、书写规范,答题规范,答卷过程中的各项时间分配,及考试中的答题次序等,注意解题经验的积累。
      7.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审题意识、应试心理,不能让学生输在心理关上,同时引导学生在平时考试中就要学会思维灵活,不能明明感觉不行,还要去碰运气赌一把。如这次二模作文,很多学生把语文作文题“读我”仅仅理解为平时练习较多的“反思自我”,而没有重点关注“读”。


    2楼2016-04-28 18:54
    回复
      2025-05-25 19:09:50
      广告
      优秀学生
        对于基础扎实的优异学生而言,“二模”后,关键是科学利用错题集进行填塘补缺,注重综合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无比注意优势科目的再培养。
        比如一名成绩优秀的考生,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都不错,数学一般不算附加分,能考到130分左右,对于这样的学生,他需要注重数学学科的再培养。目标可以定为140分,加强综合能力训练,虽然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
      中等学生
        对于那些争取进入本科线的中等学生而言,提升弱势科目是关键,尤其是要注意弱科的知识框架的建构,分析学科薄弱原因,落实到具体章节,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
        中等学生有个特别的现象:越是薄弱学科,越是不愿意花时间去看。有一位考生数学特别不好,英语和语文成绩不错,老师反映,平时他的时间更多是花在英语和语文上,对于数学不愿意花时间,他说,“我不喜欢数学,做到数学题就害怕,越是怕做就越是不想做。”
        “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定要突破心理障碍,勇敢面对自己的薄弱学科,争取将成绩有所提升。”一位班主任老师提醒:毕竟,把数学成绩从80分提到100分,比从130分提到140分要容易得多。
      落后生
        对于那些升本无望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做好鼓励安慰工作,调整学业目标,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二模”后学生的信心非常重要,千万不能让这部分学生以为自己已定型,缺乏斗志,消极应付,甚至破罐子破摔。
        “其实现在一些本三院校,包括一些好的专科学校,无论是学校氛围,还是就业前景都很不错,何况现代人的教育观念正在变化,即使上不了公办本科,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还是要转变心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市区一所高中的班主任说。


      3楼2016-04-28 18:54
      回复
        考生谨防这些误区
          ●从强补弱
          很多学生总喜欢回避弱势学科,想通过强科的高分将弱科填补起来。其实,这种方法得不偿失。
          ●题海战术
          二模后,不少学生认为大量做题可提高成绩,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学生要学会做题,更注重练习的质量与针对性,偏题、怪题、难题最好少做。
          ●过度关注得失
          对于“一模”、“二模”以及即将到来的“三模”,考生和家长要端正心态,万万不可过分关注每次考试的得与失,要学会坦然、淡定。


        4楼2016-04-28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