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苏联当时最好的雷达,反而不是后来费佐顿或NIIP这两家,而是伊斯托克的СИНТЕЗ系列雷达,当时雷达研制成功的时候可以说甩了上面两家好几条街!

雷达样品和当年实验时候的照片,载机用图-128改装的(貌似,我记不太清)
大致的情况是,当时苏联机载雷达研制就是由费佐顿和NIIP垄断,类似现在的14所和雷电院格局,伊斯托克是为他们提供微波器件的,但是70年代初在当时苏联微电子工业之父绍金支持下,伊斯托克和那时研制导弹导引头的三角旗设计局合作,以«Союз – Синтез»名义研制新型机载雷达(可能是绍金对苏联当时的僵硬体制导致苏联电子技术落后很不满意,鼓励创新,所以才斗胆搞了这个计划)。他们研制成功的最经典产品是СИНТЕЗ-10,大概是70年代初或中期,在研制这一机载雷达的过程中,伊斯托克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多波束“透明”行波管”,“超低噪声小型静电放电器”,“三维大角度天线液压系统”等技术,在机载雷达研制过程中,在苏联第一次获得了以下成果:完全基于苏联国产元器件研制出带有程控数字信号处理功能的机载雷达;在对机载雷达进行挂飞试验时,在“目标搜索”状态采用轨迹处理法,证实了目标发现距离的计算值,对于反射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发现距离超过200千米;利用合成孔径天线对地面进行了实时成像,分辨率为7米。
这个雷达代号是“合成”,就是实验合成孔径技术的意思,但雷达本身技术先进,只可惜吧,雷达太过先进,超出了苏联空军的设计要求(!?真的,苏联空军觉得太先进有点不适应

),更重要的是触动了那两个老牌大企业的乳房,不乐意了(就像今天的国内,半路杀出个程咬金,长虹也说做机载雷达了,14所和雷电院就不爽了)在当时体制下也就束之高阁,被封杀了。后来伊斯托克也就再也没涉足机载雷达了。后来开放,伊斯托克到中国兜售产品和技术,透露了这个内幕,但那时国内主要和费佐顿合作,也就没有搞。

机载雷达计算机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