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95,155贴子:16,787,229
  • 8回复贴,共1

【西哲】说法不同,逻辑相同的几个概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物质不灭定律,能量转换定律,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成功的根本在于“利它性”,都是一个共同的逻辑关系。


1楼2016-04-30 07:26回复
    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说,改革就是允许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学雷锋。这话不能学没有正确含意,任何人付出都希望收获,都希望得到满意的结果。但关键是你追求的是一时利益最大化还是长远利益最大化,是表面利益最大化还是根本利益最大化。
    诈骗者不能说不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并且可能一时获得可观效果,但最终往往是损人不利己。回想改革初期一些人纯粹从个人利益出发也能获得一时成功,但好景不长;而那些最终成功者,恰恰是从利它性出发,努力满足人们的需求,考虑的是社会各个人群不断增长不断变化着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生产者价值的最终实现在于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欺骗的效果只能是一时不可能是一世,而基业在于持续地维持和发展。


    2楼2016-04-30 07:4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因此从逻辑上说有生死轮回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6-04-30 07:55
      收起回复
        常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这就是说的出发点和最终结果的关系。一个人时刻在与社会交流、交换,在与自然交流和交换,只有诚实的劳动和付出才能得到好的回报。这其中有个现象,就是骗子的得逞往往是在偏于自私者人的身上;骗子最好抓住人们贪图小便宜轻易获取的自私心理,让那些贪图便宜的人吃大亏。不正当的欲望已经失去了被骗的根本防线,加上缺少智慧傻乎乎被诱惑吸引,在被骗的时候还是首先检讨自己,其实责任的一半就在你自身,本身就有活该成分。当然,失败换来的教训也是收获,这也是物质变精神。


        4楼2016-04-30 08:15
        回复
          遇见你真好 所谓天荒地老就是:一茶、一饭、一粥、一菜 与一人相守。 生活的美不在于绚丽而标反馁


          6楼2016-04-30 08:21
          回复
            在吃亏的时候不必焦急,占光也不必惊喜。反正物质不灭,反正能量可以转换。长期体验表明,意外物质或金钱的损失除了你不正当出发点导致的,都会导致意外精神上的收获。同样,真的天上掉下馅饼时,也要头脑清醒,或许伴随的是陷井,考虑你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而代价最终是少不了的。同样,当灾难降临时,没必要惊慌失措,需要分析原因是什么,找到应对策略,当度过灾难之后,补偿早晚会到来。衰败中会孕育新生。


            7楼2016-04-30 09: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