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琪的念念不忘吧 关注:1贴子:52
  • 8回复贴,共1

【转】高中生物名词解释大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度


1楼2016-05-01 10:05回复
    绪论
    *1、应激性:任何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
    *2、反射:人和动物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体内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
    细胞的化学成分
    3、原生质: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细胞是由原生质构成的。构成细胞的这一小团原生质又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4、结合水: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5、自由水:大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自由水。
    *6、缩合: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缩合。
    *7、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NH—CO—)叫做肽键。
    8、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9、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10、核酸:核酸最初是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
    11、脱氧核糖核酸:核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有脱氧核糖的,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12、核糖核酸:另一类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简称RNA。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3、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
    *14、亚显微结构:又称超微结构。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
    15、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或质膜,是细胞的原生质体分化形成,并位于其外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结构。
    16、膜蛋白:指细胞内各种膜结构中蛋白质成分。
    17、载体蛋白:膜结构中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一种跨膜蛋白质。这种膜运输蛋白质具有专一的结合部位,对所结合的物质具有高度选择性,只能同专一物质结合的特性类似于酶同底物的反应。当某种载体蛋白的外端表面的结合部位与专一性物质结合后,载体蛋白分子就发生构象变化,将该物质分子运转到膜的内表面,随之释放到细胞质中。
    *18、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可以看到细胞质是透明的胶状物,细胞质主要包括基质和细胞器。
    *19、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
    *20、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21、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2、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细胞核内长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就形成了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见的染色体。


    3楼2016-05-01 10:06
    回复
      2025-05-25 03:47:46
      广告
      细胞分裂
      *23、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24、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上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
      25、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
      新陈代谢概述
      *26、新陈代谢: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及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27、同化作用(合成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这叫做同化作用。
      *28、异化作用(分解代谢):生物体把组成自身的一部分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代谢的最终产物排出体外,这叫做异化作用。
      *29、酶: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水分代谢
      *30、水分代谢:指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散失的过程。
      *3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渗透作用。
      32、渗透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水分的过程,叫做渗透吸水。
      *33、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34、质壁分离: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叫做质壁分离。
      *35、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矿质代谢
      *36、矿质代谢: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过程。
      *37、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光合作用
      *38、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呼吸作用
      *39、生物的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中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40、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
      *41、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高等动植物来说称为无氧呼吸。
      42、发酵: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如果用于微生物,习惯上称为发酵��


      4楼2016-05-01 10:08
      回复
        *102、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Dd)
        *103、等同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同性状的基因,叫做等同基因。 (DD或dd)
        104、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105、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106、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107、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体自交后代要发生性状分离。
        108、测交: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类型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9楼2016-05-01 10:13
        回复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130、古生物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发生、发展、分类、演化、分布等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化石。
          *131、 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
          *132、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
          *133、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而形态和功能不同的器官。
          *134、生存斗争: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的)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
          135、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自然选择。
          136、适应: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37、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生态学。
          *138、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139、阳生植物:在比较强的光照下才生长得好的植物。
          140、阴生植物:在比较弱的光照下才生长得好的植物。
          141、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日照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
          142、短日照植物:需要较长的日照才能开花结果的植物。:
          143、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
          144、种内互助:同种生物之间发生的一些有利于捕食或者防御敌害的行为。
          145、种内斗争: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资源、配偶等发生矛盾的现象��


          11楼2016-05-01 10:17
          回复
            146、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147、种间互助:不同种的生物之间发生的对双方或者一方有利的行为。
            148、种间斗争:不同种的生物之间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所发生矛盾的现象。
            *155、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警告作用是自身具有)。
            *156、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12楼2016-05-01 10:17
            回复
              157、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繁殖,并且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158、种群:在一定时间和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159、生物群落:在一定时间和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所有种群的总和)。
              *160、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自然系统)叫做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作用构成)。
              161、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162、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形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163、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有繁殖能力的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雌多于雄,雄多于雌、雌雄相当三中类型)。
              164、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165、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166、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167、生产者:指生态系统中的自养型生物(----包括绿色植物、非绿色植物和自养型微生物)。
              168、消费者:指只能利用现存的有机物的动物。
              169、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170、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171、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172、能量流动: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起点、总能量和流动渠道)。
              *173、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不断的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这里的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圈,其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174、碳的循环:碳以二氧化碳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在生物群落的各成分之间传递,最终又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无机环境的过程。
              碳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
              *175、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176、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者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
              177、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工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等��


              13楼2016-05-01 10:18
              回复
                环境保护
                178、就地保护: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就地保护主要是指建立自然保护区。
                *179、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些区域叫做自然保护区。
                180、迁地保护: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为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
                181、生物富集作用: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
                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182、水体富营养化:指由于水体中氮、磷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
                183、水华:富营养化的池塘和湖泊,由于某些藻类植物的过度生长,使水面形成绿色藻层;蓝藻释放的毒素杀死鱼虾和贝类等,并使水体产生恶臭,这种现象叫做水华。
                184、赤潮:富营养化的海水,由于某些微小生物的急剧繁殖,导致海水变色,水质恶化,并使鱼虾和贝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叫做赤潮。
                *185、生物净化:指生物体通过吸收、分解和转化作用,使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过程。
                生物净化过程中,绿色植物和微生物起重要作用。
                *186、绿色食品:指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和许可后,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14楼2016-05-01 10:18
                回复
                  2025-05-25 03:41:46
                  广告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7-30 16: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