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城市史研究日益兴旺,但研究对象的分布不太均衡。以历史上的都城为例,与唐代长安、北宋东京、南宋临安相比,对于明朝首都北京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甚至连一些基本问题也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高寿仙教授一直致力于明代北京研究,最近出版的《明代北京社会经济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11月),就是他长期研究的结晶。读过本书,觉得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发掘使用了大量新资料。北京虽然是明朝的首都,但相关文献记载详于国家大事和典章制度,而关于北京地方历史的记载比较零散,官修的万历《顺天府志》内容也很简略。为了弄清相关问题,作者广泛阅读了实录、政书、奏疏、文集、笔记、方志等各类文献,搜集到大量新资料,为进行专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关于明代中叶北京的人口规模,过去只能笼统估计,作者发现了一项成化十六年(1480年)的北京五城门统计数据,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当时的人口规模。
发掘使用了大量新资料。北京虽然是明朝的首都,但相关文献记载详于国家大事和典章制度,而关于北京地方历史的记载比较零散,官修的万历《顺天府志》内容也很简略。为了弄清相关问题,作者广泛阅读了实录、政书、奏疏、文集、笔记、方志等各类文献,搜集到大量新资料,为进行专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关于明代中叶北京的人口规模,过去只能笼统估计,作者发现了一项成化十六年(1480年)的北京五城门统计数据,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估计当时的人口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