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古典小说,比较合乎现代“小说”概念的应从唐宋以来出现的用文言或白话写成的传奇、话本小说算起。但是,“小说”一词早在先秦《庄子·外物》篇中就有记载:“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远亦远矣。”这里的“小说”,是指于社会人生无涉的琐屑言谈,与后来的小说概念相去极远。西汉时的“小说”,形式上与先秦小说稍有差异,内容有所变化,开始涉及社会人生。如桓谭在《新论》中说:“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治家,有可观之辞。”这里的小说,开始把先秦那种琐屑的“丛残小说”合为“短书”,成为一篇像样“可观”的文章了。稍后的张衡作《西京赋》,说:“匪惟翫好,乃有秘书,小说九百,本自虞初,从容之术,实俟实储。”点出汉武帝时小说已有“九百”之数,为方士所作,内容涉及医巫卜祝、修身治家之类。张衡透露了小说的起源消息,但这种“小说”,显然离现代小说的概念还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