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搞分善意和恶意,教师要注意区分。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兴起,传统的师道尊严对青少年的个性产生了压抑,新型的师生关系期待重构。恶搞成为释放学生压力的途径和学生文化中的一种时尚,同时也表达了学生一定的心理诉求和价值取向。
教师面对这一转型,必须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一现象。
故事一 撒哈拉沙漠中,母骆驼为了使即将渴死的小骆驼喝到够不着的深潭里的水,而纵身跳入潭中,让水涨起来,以母死来换取子生。
故事二 一条鳝鱼在油锅中被煎时始终弓起身子,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小鳝鱼。
故事三 在十几层楼高的电梯上劳动的一男一女两个建筑工人,在电梯铁链断裂的瞬间同时抓住一根木条,而这根木条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眼看就要断裂,那女人对男人说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这个男人毅然松了手,用生命换取那母亲的存活。听完故事,让学生谈感想,这一节班会下来,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