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的时代,很多公司开发了很多促进中国美业发展的程序,比如云集客等,这些软件将美业的管理智能化、云端化。很多美发店老板都想借着这股力量将自己的店铺做大、做好,于是在美业各种转型思想纷至沓来。
1.上门之死?
本来在O2O的概念上,美业打出上门服务是应对懒人经济的很好的一张牌,首先试水的美甲受到资本的追捧之后,美容业也不冷静了,对美容这个细分领域来讲,服务的场景化要求比较强烈;美容师上门的安全措施、有些项目需要依靠设备完成,大部分美容院是基于社区周围提供服务,顾客信任度问题也未得到解决;以上的问题不考虑清楚再多的补贴对于美业O2O上门业务来讲也枉然。
2.固守传统之死!
有人说2016年是美业资本寒冬,据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传统美容院每天倒闭464家;即便是未倒闭的美容院中营利的也不足2成,大都集中在中大型美容院;资源不足、资金短缺、管理跟不上等原因,使大量美容院一直在转型这条路上苦苦挣扎,压力沉重。传统美业“挣钱”比“口碑”重要的理念也是时候该换一换了。
3.过度拓客之死
“拓客”是任何一家美容院持续经营最关键的问题,据有关媒体统计美容院拓客19种方法50个方案,分别是:低门槛进入法、透支法、对比法、撕单法、POS划点法、现金刺激法、体验法、特价法、超值法、抽奖法、置换法、捆绑法、打包法、转卡法、双倍法、转介绍法、连环累计法、分级护理法等。那么顾客真的那么容易买单吗?
众所周知美容院主要的收入来源只在20%的老顾客身上,新客转为老客的比例低的可怜,而这么多种拓客的招数不断的使用在这些老顾客身上就像在一只羊上不断的拔毛,总有秃的时候;今天的美容院顾客结构已经较之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还是一切为了拓客为目的,旧经营模式的转型结果还是换汤不换药。
4.不懂资本之死
资本进入美业,这是迟早的事情。红杉资本、经纬中国、真格基金等都把资本橄榄枝投向了美业,万亿级市场急待启动,前景广阔。
2016年6月美容第一股ISPA成功挂牌新三板的消息一出,无疑是给其他的连琐美容院老板一剂强心针,如何做大现金流,如何盘活财务数据;是需要连琐美容院老板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了;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最后,都是资本的比拼。
其实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美业非常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线上管理体系,将美发店铺与店员、美发店铺与会员甚至美发店铺与散客有机的统一、整合。云集客是美发店长的得力助手,它将引导店长如何管理好店铺;同时,云集客会与店铺一起创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