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年,然而,对于应建仁来说,却是改变了他一生的年份。那年,应建仁父亲创办的青瓷厂倒闭,他告别了家人,满怀着梦想与希望向西而行,只身前往昆明。
应建仁22岁独闯昆明;32岁创建服装品牌,成立公司;36岁带领龙泉老乡抱团合作,成立昆明龙泉商会……十几年来,应建仁用勤劳汗水和聪明才智书写了龙泉籍企业家在昆明百折不挠的创业传奇。
1977年,应建仁出生在八都镇;1993年,前往少林寺学艺;1995年起到龙泉武校担任武术教练;两年后弃武从商,帮父亲打理已经走向衰落的青瓷厂。“人生的前21年,对于我来说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概括了。直到1998年,应建仁父亲创办的青瓷厂倒闭,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了经济来源。这时,我想作为男孩子该担负起责任了。于是,萌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应建仁说。
经人介绍,应建仁独自前往昆明进行市场调查,准备创一番自己的事业。回到家里,他跟家人讲述在昆明的所见所闻以及初步的创业思路,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几天后,他带上家人四处筹借的1万元,怀揣着一份担当与希望再次启程。
刚到昆明,人生地不熟,身上的资金又有限,应建仁在昆明双龙商城内租赁了一间4平方米店铺卖男士西装。小小的店面月租就要6000元,他不得不慎重考虑剩下的几千元钱用途。
“每个地方的人穿衣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我要做到心中有数,进的货才能得到顾客的青睐。” 应建仁每天早出晚归,啃着馒头坐在昆明繁华的街头,细心观察过往行人的服装。
正所谓“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应建仁凭借乐于助人、待人和善、重义轻利的为人和对服装行业的独到经营理念,应建仁的这家小小的服装店很快在市场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户关系。
“一个月的时间,我的店铺就在周围店铺中脱颖而出。我卖的西装性价比高,款式受欢迎,一下子就迎来了好多回头客。”应建仁介绍,很快,应建仁又开了第二家店铺。每天,应建仁早早起床进货,再开门做生意。1998年,他的两家店铺年营业额达100万元。到了2004年,应建仁不再满足于零售生意,开始逐渐向批发转变,实力日益增强。
应建仁22岁独闯昆明;32岁创建服装品牌,成立公司;36岁带领龙泉老乡抱团合作,成立昆明龙泉商会……十几年来,应建仁用勤劳汗水和聪明才智书写了龙泉籍企业家在昆明百折不挠的创业传奇。
1977年,应建仁出生在八都镇;1993年,前往少林寺学艺;1995年起到龙泉武校担任武术教练;两年后弃武从商,帮父亲打理已经走向衰落的青瓷厂。“人生的前21年,对于我来说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概括了。直到1998年,应建仁父亲创办的青瓷厂倒闭,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了经济来源。这时,我想作为男孩子该担负起责任了。于是,萌生了出去闯一闯的念头。”应建仁说。
经人介绍,应建仁独自前往昆明进行市场调查,准备创一番自己的事业。回到家里,他跟家人讲述在昆明的所见所闻以及初步的创业思路,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几天后,他带上家人四处筹借的1万元,怀揣着一份担当与希望再次启程。
刚到昆明,人生地不熟,身上的资金又有限,应建仁在昆明双龙商城内租赁了一间4平方米店铺卖男士西装。小小的店面月租就要6000元,他不得不慎重考虑剩下的几千元钱用途。
“每个地方的人穿衣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我要做到心中有数,进的货才能得到顾客的青睐。” 应建仁每天早出晚归,啃着馒头坐在昆明繁华的街头,细心观察过往行人的服装。
正所谓“天道酬勤,地道酬善,商道酬信,业道酬精”,应建仁凭借乐于助人、待人和善、重义轻利的为人和对服装行业的独到经营理念,应建仁的这家小小的服装店很快在市场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客户关系。
“一个月的时间,我的店铺就在周围店铺中脱颖而出。我卖的西装性价比高,款式受欢迎,一下子就迎来了好多回头客。”应建仁介绍,很快,应建仁又开了第二家店铺。每天,应建仁早早起床进货,再开门做生意。1998年,他的两家店铺年营业额达100万元。到了2004年,应建仁不再满足于零售生意,开始逐渐向批发转变,实力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