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罗志田的考据,1915年5月16日,上海企业家穆藕初致电全国教育联合会,要求与会代表通告本省大中小学校,勿忘5月7日国耻。5月20日,江苏教育会通过全省学校,以每年5月9日作为国耻纪念日,并列入校历。全国教育联合会后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9日作为国耻纪念日。(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万山丛中、交通闭塞的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也发起了以纪念“五七”“五九”国耻为主题的国耻主义教育,师范学校校长、教师、师范生等师范教育知识群体,在国耻主义教育上表现出近乎完全的一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施行共和教育的一次极好的检验。
章昭煌在“二师”求学时曾撰写二十多册日记,他在1915年至1917年的十二册日记封面上都写有“尔竟忘五月七日之日本哀的美敦书乎”“毋忘国耻”等显著字样。据章昭煌日记记载,1915年5月16日,他在晚间散步时即听到汪师言“二十一条”内容,引发内心焦虑。
章昭煌和程应鸣的日记同样记载了随后一周(即5月23日)胡晋接校长就“五九”国耻所作的专题训育的内容。程应鸣日记的记录尤为生动。胡晋接在向学生痛陈“二十一条”内容后,启发师范生“雪耻”的抱负和责任:
万山丛中、交通闭塞的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也发起了以纪念“五七”“五九”国耻为主题的国耻主义教育,师范学校校长、教师、师范生等师范教育知识群体,在国耻主义教育上表现出近乎完全的一致。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施行共和教育的一次极好的检验。
章昭煌在“二师”求学时曾撰写二十多册日记,他在1915年至1917年的十二册日记封面上都写有“尔竟忘五月七日之日本哀的美敦书乎”“毋忘国耻”等显著字样。据章昭煌日记记载,1915年5月16日,他在晚间散步时即听到汪师言“二十一条”内容,引发内心焦虑。
章昭煌和程应鸣的日记同样记载了随后一周(即5月23日)胡晋接校长就“五九”国耻所作的专题训育的内容。程应鸣日记的记录尤为生动。胡晋接在向学生痛陈“二十一条”内容后,启发师范生“雪耻”的抱负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