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吧 关注:691,472贴子:14,743,919
  • 1回复贴,共1

2016中考现代文阅读模拟预测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寒风呼啸的帝都,万千灯火中的一点明亮下,一个孩子正拿着数学作业立于书桌一旁。“孩子,真抱歉,”已埋头于书桌前许久的父亲,抹了抹额上渗出的汗珠,“现在的题目,比以前真难了不是一点点……”“爸,你可是北大毕业生啊……”父亲尴尬一笑,笑中有愧。这时,家中的保姆恰巧经过桌前,一瞥桌前卷子,顺手抄起一支笔,文字、数字像蝼蚁一般在草稿纸上排起了队。“你还是继续忙你吧……”父亲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脸上带着不屑。保姆不答,脸上毫无表情。须臾,题得解,父亲看着草稿纸上精妙而富有条理的解题,脸上满是惊愕,“莫……莫非,你老家是……?”“山东滴。”保姆答,脸上依旧毫无表情。北风像野兽一样继续敲打着窗户……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6-05-19 17:45回复
    解析:
    1、首尾两段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寒风呼啸的帝都,万千灯火中的一点明亮下:渲染了阴沉的气氛,烘托人物忧伤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北大毕业的父亲解不出数学题作铺垫。称“帝都”而非“北京”,强调出北京在高考中的王霸地位,与后文“山东”在称谓上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主题。“万千灯火中的一点明亮下”指出帝都的繁华,暗示像父亲一样的北大毕业生在北京比比皆是,巧妙地揭示出高考的地域不公。
    北风像野兽一样继续敲打着窗户……:呼应开头“寒风呼啸”,升华主题,用野兽比喻寒风,暗示不公平的高考政策像“野兽”一样吃肉不吐骨头。省略号表示寒风会持续吹刮,暗示这样的高考地域不公平会一直持续下去。
    2、找出几处小说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已埋头于书桌前许久的父亲,抹了抹额上渗出的汗珠”:“埋头”写出了父亲解题之认真,“许久”写出父亲解题时间之长。“渗出的汗珠”写出了数学题之难。
    “一瞥桌前卷子”“顺手抄起一支笔”:“ 一瞥”“顺手”写出了保姆解题能力之高超,早已成竹在胸。从中可见山东高考生解题数量之多,速度之快,正确率之高,兴趣之浓厚。
    3、画线句“脸上毫无表情”两处重复,含义有何不同?(2分)
    答:第一处“脸上毫无表情”,生动地写出了保姆解题时的专心致志,对父亲的话恍如未闻。
    第二处“脸上依旧毫无表情”,写出了保姆深受山东高考减招政策的伤害之深,早已精神麻木。
    4、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3分)
    答:用了欧亨利式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心灵的震撼,引发读者思考,巧妙委婉地抨击了高考的不公平政策。
    5、本文的语言风格有什么特点?(2分)
    答:①精炼传神。②带有文言色彩,典雅质朴。
    6、下面作为小说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发生在帝都的一件事
    B、笨爸爸
    C、聪明的保姆
    D、操蛋的大学招考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5-19 17: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