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读书的人都认为书是有香气的,书香可以熏染自己的心灵。现代人觉得那是对文化审美与精神高贵的一种自我尊崇。世外高人更是“茶能醉人何须酒,书能香我何需花”!
其实“书香”最早的由来,是因为一种名叫芸草的植物,因其散发出的香味能杀死书虫,爱书如命的读书人就把芸草夹在书中,对其飘散出的缕缕香气称为“书香”。
我在读沈括《梦溪笔谈》时也找到了佐证。《笔谈》卷二故事《芸香辟蠹》这样写:“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后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予判昭文馆时,曾得数株于潞公家,移植秘阁后,今不复有存者。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荪,荪,即今菖蒲是也;蕙,今零陵香是也;苣,今白芷是也。”
芸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西部,不仅有特殊的香气,还可以入药,嚼之有辛辣味并有麻凉感觉。古人为了防止虫咬噬书籍,遂于书中放置一些芸香草。当书籍被打开时,清香袭人,格外舒爽。
明朝著名藏书家范钦在家乡月湖之西,曾建造“天一阁”藏书楼,藏书达七万余卷,为浙东藏书最多的一家。他根据沈括所载“古人藏书辟蠹”“辟蠹殊验”,采用了芸草防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因芸香与书结缘,与芸草有关的其他东西,也就成了与书卷相关的称呼,如古代的校书郎,就有个很好听的名称“芸香吏”。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做过这个官。书室中常备有芸草,书斋就有了“芸窗”“芸署”“芸省”等雅称,还有些与书籍有关的词语,如“芸编”指书籍,“芸帐”指书卷,“芸阁”指藏书之阁,“芸署”指藏书之室,后世将以诗书传世之家叫“书香门第”。《辞源》给“书香之家”下的定义是:古人以芸香草藏书群蠹,故有书香之称,后用于读书风气的美誉或指读书的家风。
其实“书香”最早的由来,是因为一种名叫芸草的植物,因其散发出的香味能杀死书虫,爱书如命的读书人就把芸草夹在书中,对其飘散出的缕缕香气称为“书香”。
我在读沈括《梦溪笔谈》时也找到了佐证。《笔谈》卷二故事《芸香辟蠹》这样写:“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叶类豌豆,作小丛生,其叶极芬香,秋后叶间微白如粉污,辟蠹殊验。南人采置席下,能去蚤虱。予判昭文馆时,曾得数株于潞公家,移植秘阁后,今不复有存者。香草之类,大率多异名,所谓兰荪,荪,即今菖蒲是也;蕙,今零陵香是也;苣,今白芷是也。”
芸香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我国西部,不仅有特殊的香气,还可以入药,嚼之有辛辣味并有麻凉感觉。古人为了防止虫咬噬书籍,遂于书中放置一些芸香草。当书籍被打开时,清香袭人,格外舒爽。
明朝著名藏书家范钦在家乡月湖之西,曾建造“天一阁”藏书楼,藏书达七万余卷,为浙东藏书最多的一家。他根据沈括所载“古人藏书辟蠹”“辟蠹殊验”,采用了芸草防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因芸香与书结缘,与芸草有关的其他东西,也就成了与书卷相关的称呼,如古代的校书郎,就有个很好听的名称“芸香吏”。大诗人白居易就曾做过这个官。书室中常备有芸草,书斋就有了“芸窗”“芸署”“芸省”等雅称,还有些与书籍有关的词语,如“芸编”指书籍,“芸帐”指书卷,“芸阁”指藏书之阁,“芸署”指藏书之室,后世将以诗书传世之家叫“书香门第”。《辞源》给“书香之家”下的定义是:古人以芸香草藏书群蠹,故有书香之称,后用于读书风气的美誉或指读书的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