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女阿芬吧 关注:28贴子:2,246

疍家人的薯莨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05-20 23:13回复
    制作工艺编辑莨纱绸的后整理工艺(晒莨)
    1. 莨纱绸生产的主要原料
    ① 经过煮练的真、土丝绸
    .② 薯莨,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长年地下的茎块,形似芋头,外表呈紫黑色,内为棕红色,茎面有刺.主产于两广、湖南、浙江,以广东肇庆绿步、广西龙州一带品质为佳.块茎主要含单宁.将薯莨块茎经粉碎榨取、过滤后用其汁液以供晒莨.
    ③ 佛山地区包括南海、顺德、三水等地的河泥,以灰黑色为佳,但不是生活垃圾废弃物污染过的淤泥.
    2. 晒地的选择晒地是“莨纱绸”后整理极为重要的场地.一个晒地的面积可容160疋纱绸(通常18.5米/疋)平摊于草地上,以供晒莨.晒地的多少,当视晒莨生产的规模而定。晒地表面要平坦,以泥垫底,上铺极幼的细砂,再在其上密植约1~2厘米厚的青草,要求草身不能过软,过软受不了绸疋的压力而使绸疋与细沙接触.故多用草身较硬的,俗称“爬地老鼠”的本土草种为宜.绸疋放在草皮上晒莨时,即可使绸疋保持清洁,又因草类受天地雾露的滋润,使绸疋在高温曝晒下有一定湿度,便于充分吸收薯莨水,达到成品柔润亮泽的效果.此外,选择晒地应靠近有优质河泥的河涌,便与以后绸疋水洗.这也是晒莨厂厂址选择的必要条件.
    3. 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包括薯莨粉碎机、浸液池、大小木桶、木盆、晒莨水的洒桶、煮绸用的铜锅,浸莨水用的浸水槽,封莨水用的封水槽、竹竿、竹钉、涂泥用的水泥场地以及水洗码头等.
    4. 晒莨的工艺流程和要求及其简要机理整个晒莨工艺流程十分繁复,它全部用手工操作完成,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人即不分昼夜劳作,又受日晒.通常从每年的4月初开始至10月底为一年的晒莨季节.其中,7月份到8月上旬(农历的小暑、大暑、立秋)由于日照强烈,气温过高,所晒纱绸会变硬发脆,因此不宜开工.到8月中旬后复工至10月底收工,11月后因北方干燥的季候风南下,已不宜于晒莨
    .晒莨的主要工艺流程:绸缎准备→浸莨水1次→洒莨水6次→封莨水6次→煮绸1次→封莨水12次→煮绸1次→封莨水1次→卷绸→过河泥→水洗→封莨水1次→摊雾→卷绸→检整码尺→成品入库。
    上述流程中的浸洒封煮水洗等各个过程操作十分繁复,特别重要的是每经一次都要平摊在草地上晒干.其主要工艺要求如下:
    ⑴ 绸缎准备.和一般真丝绸染色准备一样,首先,绸缎进厂后要开剪成20米左右一段,因莨纱疋长通常要求18.5米,以便晒莨工人一人操作,又便于成品裁剪.每段绸疋两头缝制棉织品的穿棒套,便于操作时穿入竹竿,拉动绸疋;绸身两边要缝钉攀线,便于绸疋平摊在草地上晒莨时,钉攀线可以套入已按幅宽要求钉入草地的竹钉上,务使绸面平挺匀付地直铺于草皮上.
    ⑵ 浸莨水.把已准备好的绸缎共40~50段放入浸莨水槽中,用最浓的薯莨水(称“头过水”)浸过绸面,并不断用手翻动,使绸疋浸透吸匀薯莨水需时半天.把磨碎的薯莨放于竹箩内浸于第一个槽中得到的汁液称“头过水”的竹箩内的薯莨碎浸入第二槽中得到的液汁称“两过水”,依次为“三过水”、“四过水”(又称渣水),浸出的各种薯莨水经过过滤后放入大木桶内备用.
    ⑶ 晒莨.取出浸槽中的绸匹,自然脱水后,置于草地上,正面向上平摊,并将钉攀线套入草地上的竹钉,使绸疋平挺,不致卷边,曝晒至干.
    ⑷ 洒莨水6次.绸疋晒干后,用“两过水”盛入洒桶,洒到绸疋上,并即时用葵叶扫把将绸面上的液汁涂扫均匀晒干,如是重复6次.
    ⑸ 封莨水6次.经过6次洒莨的绸疋已渐成淡棕色.为使薯莨汁液渗透到织物的每一个交织点,把绸疋收起来后,放到特制的封水槽中,用“三过水”的薯莨水浸透绸疋1小时,再放到晒地曝晒,如是重复6次,叫封水
    .⑹ 煮绸.为使绸疋吸收薯莨水均匀,防止交织(织眼)堵塞,将已封过水的绸疋置于大铜锅中(不可用铁锅,因薯莨所含单宁会与铁锅中的铁质发生化学变化),用“三过水”在水温约45℃~50℃时煮绸4~5分钟,并不断用手工翻动,务使煮得匀透,绸疋松身,再自然脱水、晒干.
    ⑺ 封莨水12次,用“四过水”,操作同⑤.
    ⑻ 煮绸,用“四过水”,操作同⑥.
    ⑼ 封莨水一次用“四过水”,操作同⑤,后将绸疋卷成筒装.此时绸疋已成半成品.
    ⑽ 过河泥(俗称“过乌”).此工序是晒莨的关键,需在日出前进行.首先将河泥均匀搅拌成糊状,将绸疋正面向上平摊于洁净的水泥地面上,平涂河泥于绸面,再用刮板刮匀河泥,使河泥成一薄层敷于绸疋表面,并以肉眼看不到露底为好.涂匀后将绸疋按中轴线轻轻对摺,再由操作人员出力均匀而平稳地将绸疋抬到草地上平摊半小时,保证河泥和薯莨充分接触起化学反应变乌.
    ⑾水洗.“过乌”后的绸疋,抬到晒地附近的河涌码头水洗,洗涤时应将绸疋从幅宽方向向上下提动,务使绸面清洁滑爽而不留泥污,此时天已放亮,再将绸疋放在草地上以清晨微弱的阳光晒干.至此,绸面已达到乌黑油润的外观.
    ⑿封莨.最后一次封莨水1小时,目的是使绸面更有光泽,吸色更匀.封莨水后再平摊于草地上晒干.⒀摊雾.在连续20~30个小时曝晒后的莨纱,虽然已充分吸收了薯莨液汁,但绸疋手感较硬.因此,要将绸疋在傍晚6时后,再平摊在草地上.此时,日已西沉,草根吸收了地理的水份滋润到草身,绸疋由此也吸收了草身的水份而软化.这一过程约40分钟,叫做“摊雾”.晒莨过程到此已全部完成.整个过程大约需时五天左右.
    ⒁卷绸、码尺、整装入库.
    目前的晒莨工艺是在有经验的操作工人历代师承下来的,例如用约100公斤薯莨,粉碎后加入270公斤水成为第一次绸疋浸莨水的液汁(头过水),而以后的洒、封、煮过程中所用薯莨水的浓度(两过水、三过水、四过水)完全靠操作工人的经验来掌握,并视绸面色泽的深浅而调正,不能以“量”值来决定莨、水比例;又如晒、封莨水的次数亦不能作绝对定论,也由操作工人的经验因天而异、因地而异、因场地而异、因人而异.
    晒莨简要机理:“莨纱绸”的晒莨过程最主要的是真丝织物、薯莨、河泥三者之间的互相结合,互为反应,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黑胶.究其原因,主要是真丝织物中的丝素胶朊多肽键和薯莨中所含单宁酚基的氢键结合,使绸缎表面形成一种涂层;河泥泥浆中含有高价铁离子(Fe),这个三价铁盐和薯莨中的单宁发生反应后生成黑色沉淀物凝结于绸缎表面.而在整个晒莨过程中绝不可少的阳光则起着“催化”的作用.因此,薯莨河泥草地阳光乃晒莨生产缺一不可的四要素.
    “莨纱绸”,这一凝结着多少南方晒莨工人血汗,有着几百年悠久历史的传统衣着用料.它除了广东珠三角地区外,地球上绝无仅有.现在晒莨在莨绸产品上已经用现代工业洗水处理不需要摊雾,但传统莨纱因用现代工业洗水后涂层面会大面积掉落,所以莨纱还要用传统工艺去完成.因晒制莨纱所用的薯莨含单宁质,莨纱未经洗水,其成品会像生普洱茶那样越放越好,(莨纱绸面会越放越光亮)但因莨纱是生莨它的包装方式只能卷装,否则其绸面经长时间的折叠会产生裂痕.所以莨纱较适合量身定做衣服,消费者在衣服做好后要经常穿着,用身体上的汗液与其发生反应,使其越穿会越柔软.通过穿着莨纱会产生裂痕的情况也会消息失,随着穿着的久远其涂层慢慢脱落,莨纱会展现一种时代的感觉,就像一块珍藏时光的面料.


    5楼2016-07-04 16:01
    回复
      莨纱的织造
      编辑平纹地上起绞纱点子暗花,且只在一梭上提织绞针,使这一梭的上下形成两排纱孔.莨纱花纹幅度很小,全幅共有30个花纹循环.上机时可根据选用提花机的大小,选择3花、5花、10花的装造均可,每花内再分成几个相同的花纹循。莨绸500年来就只有黑啡两色,正反两色,一面咖啡色,一面黑色。2003年深圳梁子时装开发出了天意彩莨、生纺莨。
      香云纱的染整是染整工艺,香云纱的织造也是一门织造工艺。电机纱即为机器参与制作的香云纱,其价值和质地均不如传统香云纱。2013年广东佛山西樵镇民乐村村民复原失传已久的“香云纱”提花木织机。


      6楼2016-07-04 16:02
      回复
        云纱价格
        在当时,薯莨纱的价格相当于三倍左右的棉布售价,属于那个年代的中高档产品。而在古代,每匹薯莨纱售价白银12两,属于较为贵重的纺织产品。在历史上,香云纱曾价比黄金,因此也被称为“软黄金”。但如今,这个产业链上,生产“软黄金”的人赚得并不多,把“软黄金”变成服饰卖出去的人得到了利润的大头。由于香云纱织造工艺复杂,即使如今由电机来织造,每天也只能织出20米左右的布料。目前,香云纱在市场上的价格依然十分高昂,一吨香云纱的价格高达40万元左右,每米大约200元左右,做成衣服后一件衣服至少上千元。现在市面上一般是平纹织物经晒莨做的莨绸面料,价格因品牌不同而不同,在解放初期香云纱一般比现在的莨绸面料贵三倍,因为在织造上织造莨纱所费的时间是织造莨绸胚料的三倍时间.在多年已经没有做出真正的香云纱了,如现在有真正的香云纱其价格已不能用金钱去衡量.


        7楼2016-07-04 16:02
        回复
          发展近况
          随着顺德工业化的发展导致土地使用方式的转变,污染加剧不再适合养殖桑、蚕,加上人们穿着意识和习惯的改变、新的纺织面料和技术不断涌现,八十年代后期因穿着习惯的改变莨纱绸的织造与晒莨业大量萎缩,九十年代后晒莨业早已风光不在,只有成艺晒莨厂在生产。
          1994 年,全国仅存一家晒莨厂—顺德伦教成艺晒莨厂。到了本世纪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追求同复古的时尚风。2003 年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采用了香云纱制作的休闲装。
          2006年7月18日,瑞典“哥德堡号”重返广州黄埔古港。活动组委会选择能代表中国,代表广东的莨绸服装作为国礼赠送给国王、王后及王室成员2011年中国IT领袖峰会指定“天意莨绸”的红黑两色香云纱时装为峰会礼服。


          8楼2016-07-04 16:03
          回复
            云纱清洗
            洗涤方法30度以下或冷水手洗,用清水洗涤即可,也可适量加入“金纺”洗液或温和的、碱性小的洗涤液,不用用力阴凉处阴干即可。略掉浮色属正常。香云纱是最佳的夏令服装面料,穿着不粘身,凉爽舒适,耐日晒水洗。香云纱最怕折压、绞拧,因此在洗涤时不能使用洗衣机,也不能用揉搓法洗涤,只能用拎洗法清洗。洗涤香云纱服装,不能用肥皂或碱性洗涤剂,最好用清水或较淡的中性洗涤液来清洗。洗涤时,用毛巾蘸冷水把衣服上的汗渍擦掉,或用软毛刷对较脏的部位轻轻刷洗,然后用冷水拎投清洗,洗后要带水挂起淋水阴干。
            洗涤说明
            1、洗涤时(水洗)不要用力擦洗,否则容易损伤绸面降底牢度
            2、洗涤中,严禁洗衣粉等烈性洗涤用品,因其材质与人的头发同等,所以敬请爱护。
            3、汗湿后的真丝服装要马上洗涤,应先在清水中加入适量真丝洗涤液或如洗发精类温和洗涤用品,搅拌均匀后再放入待洗涤的衣物。因人体的汗液含有盐份和碱质,洗涤后不宜用力挤干,不宜日晒,要阴干,否则绸面易泛黄及影响牢度
            4、不要将真丝服装挂在尖硬的金属钩上防止绸面损伤
            5、真丝服装不穿时不宜放樟脑丸,否则容易脆化6、如条件许可,强烈推荐干洗


            9楼2016-07-04 16:06
            回复
              这件是万字花


              11楼2016-07-04 16:08
              回复
                这是另一种花


                13楼2016-07-04 16:10
                回复
                  莨绸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是贵极一时的时髦衣料。手感滑爽,而制作工艺在丝绸制品中最为复杂,因此也非常矜贵。这种迄今为止世界上仍独一无二的绿色环保面料,在上个世纪几近失传。1994年,梁子时装的设计总监梁子偶然发现了当时濒临灭绝的莨绸,并被莨绸独有的古朴气韵深深打动,几经寻访,她来到顺德成艺晒莨场,在看到晒莨工艺后,再次被其天然生态的制作工艺所震撼,从此便投身于莨绸的设计研发与传承中,梁子说,莨绸就像她的生命一样。因为梁子的设计,使这种传统珍贵面料再次回到人们的生活中,并登上了高端、时尚的舞台。
                  为更好的保护莨绸,梁子时装联合国家标准委员会共同制定了“莨绸国家标准”和“莨绸服装国家标准”; 2007年莨绸制作工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子时装10多年来对保护莨绸所做的工作,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和关注。为了更好地对莨绸传统技艺加以传承、保护,2009年9月1日,梁子时装与莨绸原产地政府--顺德伦教街道办正式签订了《莨绸 (香云纱)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合作意向书》,双方将携手打造广东莨绸(香云纱)文化产业园区、莨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莨绸经历了从当初的辉煌,到后来几近消失,再到被梁子发现,过程充满艰辛,但梁子从来没有放弃过。在梁子的手中,莨绸这种已经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古老神秘的珍贵面料,变得飘逸灵动、绚丽迷人、富有韵味,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我们相信,在梁子时装和顺德政府各界有力的推动下,莨绸這個极具代表性和文化底蘊的面料,将会更加灿烂、精彩。


                  15楼2016-07-04 16:15
                  回复


                    16楼2016-07-04 16:17
                    回复
                      疍家服饰的裁缝方式:狗牙边


                      19楼2016-12-24 13:24
                      回复
                        疍家遮阳遮雨竹帽


                        20楼2016-12-24 13:26
                        回复
                          疍家妇女在裤子上一般还系着银腰带,腰带上雕刻这美丽的图案,银腰带的作用主要不是美观,而是当疍民出海的时候,海上潮湿的空气容易使腰部沾上水气,引起风湿。但银腰带去恰好避免了这一点,美观而实用。


                          21楼2016-12-24 13:28
                          回复
                            疍家女子传统服饰以唐装为主,以蓝黑两色为基调,为阔大袖口、宽短裤脚的黑布斜襟样式。上衫合体,袖口宽大,裤子宽而短,长度及于足踝之上,一般在外衣之上还会再穿上一个深色系的围兜,便于保护衣物不受污损。 提到疍家女子的服饰,“疍家帽”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王叶丽仔细向记者介绍图中疍家妇女佩戴的“疍家帽”,她说,疍家女人四季皆喜顶戴上高下宽的筒式竹编斗笠———疍家帽,这种用竹篾竹叶做成的斗笠,直径约40厘米,帽檐下垂约5厘米,帽顶呈六角形,涂以金光油亮的海棠油作为“疍家帽”的保护层,使其不进雨水,避晒防雨两相宜。疍家女子一般还给斗笠配以彩色胶丝及贝壳珠粒编就的四耳笠带,紧系帽带之后。该做法不仅使斗笠不易被吹落,而且还能起到装饰美观的作用。


                            22楼2016-12-24 13:34
                            回复


                              23楼2016-12-24 13: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