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吧 关注:190,827贴子:1,428,112
  • 17回复贴,共1

【搬文】关于隋朝的粮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大唐


1楼2016-05-22 09:41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5-22 12:12
    回复
      我就膜拜隋朝无敌僵尸米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6-05-22 12:39
      回复
        我觉得好奇,不知道隋炀帝打仗修运河都不用吃不用喝的吗?修洛阳宫的人力物力从哪里来,百姓自己带粮草去打仗修运河修洛阳宫的吗?那炀帝的魅力真是无穷大的,那些农民还要造反,是为什么呢?他们每打一处,就开仓放粮,又拿什么去放?只要吹们能回答我这几个问题,你们就可以大言不惭的说唐朝吃的是你们隋朝的僵尸粮。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5-22 14:01
        收起回复
          那时候天下打的一团乱糟糟,民生凋敝,什么遗产不是搞笑!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5-22 14:08
          回复
            隋朝种的是钛合金粮,不腐不烂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05-22 14:12
            回复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赵才入谏曰:“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旧唐书·食货志》:贞观二年四月,尚书左丞戴胄上言曰:“……故隋开皇立制,天下之人,节级输粟,多为社仓,终於文皇,得无饥馑。【及大业中年,国用不足,并贷社仓之物,以充官费,故至末涂,无以支给。】”


              IP属地:山东8楼2016-05-22 14:24
              收起回复
                好资料,顶! 我只知道贞观时是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皆著于令。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5-22 14:29
                收起回复
                  好资料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6-05-22 14:40
                  回复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赵才入谏曰:“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不晚于大业十二年,隋朝就出现“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的现象了。
                    某些人吹的隋炀帝或隋朝留下多少粮食、吃了多少年,
                    但要注意,
                    战乱、火灾等等,能轻易毁掉巨额的粮食与财物。
                    隋朝的粮仓,储存的再多,经历隋炀帝消耗、以及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留给李世民的能有多少呢?
                    马周的一段话造成了误解。有人提到“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那么就以马周这段话里的西京府库为例说明,
                    《旧唐书》记载马周的上疏:“……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积畜多少,唯在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家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据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向使洛口、东都无粟帛,则世充、李密未能必聚大众。但贮积者固是有国之常事,要当人有余力而后收之,岂人劳而强敛之?更以资寇,积之无益也……”
                    实际马周对西京府库说的有错误。看史料记载,
                    《隋书》列传第三十记载,隋朝大业十二年,赵才入谏曰:“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
                    《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四卷:“渊倾府库以赐勋人,国用不足,右光禄大夫刘世龙献策,以为‘今义师数万,并在京师,樵苏贵而布帛贱;请伐六街及苑中树为樵,以易布帛,可得数十万匹。’渊从之。”
                    根据史料记载,大业十二年,隋朝府藏的东西就少到可以用“府藏空竭”来形容。与此相符的是,后来李渊进西京(长安)用西京府库的东西赏赐功臣时,西京府库的东西不够用了,出现国用不足的情况。而李渊另用其他办法获得了物资。所以,马周搞错了“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的原因,“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的真正原因是李渊、李世民在往里存物资,才能使其“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


                    IP属地:山东12楼2016-05-22 14:48
                    回复
                      某些人提出用“替换”“轮换”的方法使唐朝贞观十几年的时候仍然吃隋朝存粮、贞观之治靠隋朝存粮。但是,如果要使这种说法成立,那么至少要先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个条件,隋文帝时期存入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时期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消耗与破坏,还能剩下相当多的粮食;第二个条件,隋朝末期、唐武德年间生产的能够替换大量隋朝存粮。 这两个条件都成立时,才有可能使“替换”“轮换”的方法成立,但是,如果第二个条件成立,就等于说,用不到隋朝鼎盛时的四分之一的人口 在天下大乱的环境下 生产的粮食数量 与 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 差不多,这显然是不成立的。(如果这成立了,那么等于说人口凋敝天下大乱时都能生产与隋朝强盛时多年生产储存的粮食数量差不多的粮食、就够天下大乱以及之后安定时期吃的,那么隋朝存粮就更没有意义了。)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大乱时期这些生产的粮食无法大量“替换”“轮换”隋朝存粮,那么只“替换”“轮换”其中一小部分即可。但是这样的话,能够“替换”“轮换”的只是大乱时期生产的一小部分,其他的则变质,结果能“替换”“轮换”的数量只保持在大乱时期生产的那一小部分上,实际到了贞观十几年的时候,吃的粮食已经是贞观年间生产的粮食。
                      如果这也算吃隋朝存粮的话,那么这样轮换下去,往后,能轮换到宋、元、明、清,直到现在,往前,能轮换到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按这说法,宋、元、明、清直到现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成了吃唐、隋、北周、西魏……晋、魏蜀吴、东汉、西汉…… 中任何一个王朝的存粮了,这是很荒谬的说法。所以用这种“替换”“轮换”的方法说吃隋朝存粮是很荒谬的。
                      而且第一个条件是否成立还有问题,隋文帝存粮的大量粮食,经过隋炀帝的各种征讨的消耗、隋炀帝造成的大乱的破坏与消耗,其中有隋末农民起义军(如瓦岗军等)、军阀(如刘武周、梁师都、薛举等)开仓赈济百姓等等(这种情况的赈济百姓往往恣民所取,导致百姓拿的粮食超过其力所能运回去的量 ,不得不将大部分粮食抛弃在路边的荒郊野地)。经过这样的消耗与破坏,隋文帝那庞大的存粮也没有多少能留给唐朝了。
                      隋炀帝开始消耗巨大的征讨、工程时,就难以大规模存入粮食了,之后隋炀帝造成大乱,更无法存入粮食。而知其征讨得到的疆域成果也随着隋炀帝造成的大乱很快丢失了。即使隋朝存的那些粮食侥幸没被隋炀帝消耗、隋末大乱破坏与消耗,从隋末大乱到汉地的战乱基本结束,这段时间,隋朝那号称能吃50年的粮食,一部分被吃了,一部分被毁了,剩下的则变质无法食用,而在这大乱之中生产的粮食远远不足以补充这些消耗、变质的粮食。等到李世民的贞观时期,吃的粮食基本是李渊武德时期生产的、以及李世民贞观时期生产的。
                      所以,第一个条件很难成立,而第二个条件根本不成立,至此,已说明了,这种用“替换”“轮换”的方法使唐朝贞观十几年的时候仍然吃隋朝存粮、贞观之治靠隋朝存粮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IP属地:山东15楼2016-05-22 15:12
                      收起回复
                        也亏的他们好意思说,这种天性凉薄不顾百姓死活之人,比独夫还独夫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5-22 1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