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说:“那里没有托钵僧。
如果那里有托钵僧的话,
托钵僧就不在那里。”
试看着那在午阳中闪烁的烛火。
你把棉花放在烛火旁边,
棉花就会燃烧,
但燃烧时发出的光,
会完全融于阳光之中。
那你无处寻之烛光,
就是托钵僧之所在。
如果你把一盎斯的醋洒在
两百吨的糖上,
没有人会尝得出糖里的醋味。
这是对发生在爱者身上的事情的
粗糙比喻。
没有比爱者更公然不敬的人。
他,或她,
跳上一个一边放着永恒的天秤,
大言不惭地要让它左右平衡。
不过也没有比爱者更内怀虔诚的人。
让我为各位上一节语法课:
“爱者死了。”这句话
听起来爱者是主语,
是一个施为者,
但这是不可能的!
“爱者”作为一个个体,
在当下已经不存在了。
只有从语法上讲,
爱者才会是个施为者。
但实际上,
他或她,
俱已为爱所征服和消融,
所有的施为,
也俱已消失无踪。
如果那里有托钵僧的话,
托钵僧就不在那里。”
试看着那在午阳中闪烁的烛火。
你把棉花放在烛火旁边,
棉花就会燃烧,
但燃烧时发出的光,
会完全融于阳光之中。
那你无处寻之烛光,
就是托钵僧之所在。
如果你把一盎斯的醋洒在
两百吨的糖上,
没有人会尝得出糖里的醋味。
这是对发生在爱者身上的事情的
粗糙比喻。
没有比爱者更公然不敬的人。
他,或她,
跳上一个一边放着永恒的天秤,
大言不惭地要让它左右平衡。
不过也没有比爱者更内怀虔诚的人。
让我为各位上一节语法课:
“爱者死了。”这句话
听起来爱者是主语,
是一个施为者,
但这是不可能的!
“爱者”作为一个个体,
在当下已经不存在了。
只有从语法上讲,
爱者才会是个施为者。
但实际上,
他或她,
俱已为爱所征服和消融,
所有的施为,
也俱已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