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瓶子草陷阱。
尼古丁陷阱俘获烟民的过程,在本质上与瓶子草诱捕飞虫非常接近。瓶子草形如水瓶,因此而得名。这种草叶的边缘和里面覆盖着黏液,其气味能够吸引昆虫。叶面上的茸毛都朝下生长,加上重力的作用,飞虫只能向下运动。但飞虫并不会因此而不安,因为它随时可以飞走,而且花蜜如此甜美,它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就这样,直到被植物根部的汁液吞噬时,飞虫才意识到,它不是在吃植物,而是被植物吃掉了。此时它才想飞走,但为时已晚!它已经被黏液浸透了,动弹不得,更甭说飞走了。
无论烟民年轻与否,烟瘾严重与否,他们都像飞虫一样,正在滑向瓶子草的根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显然,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让他们免于落入这个陷阱,但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失败,难道我们还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滑向谷底吗?别忘了,每年都有2,500,000人因为陷得太深而丧命。真的有必要让那些有幸能戒掉烟瘾的人,和我一样,在戒烟之前经历30年的痛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