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hrandir33吧 关注:1贴子:18
  • 1回复贴,共1

浅谈凋叶棕《胎儿之梦》的歌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对凋叶棕的这首《胎儿之梦》有一个较全面的理解,就必须:
1.对恋恋的符卡“胎儿之梦"有一定的了解
2.对梦野久作的《脑髓地狱》的简单分析
3.对《脑髓地狱》中的胎儿之梦理论的深入讨论
诚然,以上这些不过是为了理解歌曲而存在的工具而已。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歌曲的理解因为涉及到态度、情感的问题,自然也是因人而异的。以下的观点也只是个人结合工具之后的判断和理解,或许会存在偏差和遗漏,敬请原谅。
1.歌词结构
可以看得出来,rd在作词上还是下了功夫的。格式比较工整,上下文歌词也相互对应,该用强调的地方就用重复突出重点,该省略的地方就用几个词语一笔带过,总的来说是毫不拖沓的。歌词分三段:
1.連綿と続いてゆく……それは 糸 粒 分裂增大ち……ア―胎児は夢を夢を見る
2.連綿と続いてゆく……それは 罪 咎 私欲にまま……ア―胎児は夢を見る
3.終わらない悪夢 ,続いていく悪夢………新たに刻みははじめる
其中第一第二段是相互照应的,第三段是对胎儿之梦的整体评价和升华。
先看看对应:首先第一段
“それは 糸 粒 分裂增大ち / 那是 線 粒 分裂增大,
鱗 青く 群を為す / 鳞片 青色 形成群落,
手足持ち 這い回り / 有手有脚 来回爬动,
樹から樹へ 飛び回る / 从这棵树 跳到那棵树,
より強く 逃れるため 祈り続ける / 祈祷能够变得更强以逃脱追捕,
そして今 叡智をその手に.../ 于是现在 把才智也囊括手中”
这段是描述宏观的进化过程的,和胎儿之梦理论密切相关,包含的思想感情下文再详细分析。而它对应着第二段:
“それは 罪 咎 私欲にまま /诸者如罪孽,过错,私欲
殺戮し 略奪し /杀戮,掠夺
謀 背信の /阴谋,背信之物
逃れえぬ 繰り返し/彷徨其中,无法逃离
血に塗れ 呪われた /沾染鲜血,刻下诅咒
憎しみの連鎖 /憎恨的锁链
そしてまた どこかで誰かが... /另外还有,在哪里是谁…”
这段描述了相对而言微观的人类的罪恶和丑陋的心理,也是胎儿之梦理论的重要内容。这两段由广入微,由广泛到典型,也正好是和《脑髓地狱》的原文是一致的。
再者:“追われ生き延びていく存在の歴史を / 忘却这被追逐着延续下去的生命的存在历史,
ア―入れ込まれたそのに / 啊——在这被放入的身体里,
囚われて夢を見続ける / 继续做着被禁锢住的梦,
無意識の底の沈み行く / 渐渐沉入无意识的深处,”
对应着:
“犯したその罪の醜い軌跡を / 梦见犯下罪行的丑陋轨迹,
ア―夢の終わりはどこへ向かう / 啊——梦的终点在向何处前行,
まだ知りえぬ光の先へ / 向着还不为人所知的光的方向,
ここのつこがねの今際まで / 一直到九个硬币的临终之前,”
由入梦到出梦的过程,由安然地沉睡到惊惶的苏醒,利用反差对比很好地把这种绝望、迷茫的气氛烘托了出来。另外,“無意識”这个词我个人非常欣赏,可谓是点睛之笔,因为它在这里是要被理解为“集体无意识”,这个词概括了全首歌的主旨。
第三段:
“終わらない悪夢 / 永无完结的噩梦,
続いていく悪夢 / 仍在持续的噩梦,
進化する歩み止めない限り / 只要人不停止进化的步伐,
血塗られた歴史 / 沾满鲜血的历史,
呪われた歴史 / 受到诅咒的历史,
これからも続いてゆくだろう / 这些也会继续下去吧。”
非常漂亮的对偶,用永不终结和持续不断形容噩梦,把这种彷徨无助在噩梦中的感觉表达了出来。而对历史则用沾染鲜血和被诅咒两个词,人类历史之中的罪恶是否有终结呢?抱着这种疑问而来,却是是侧面的描写给出了讽刺一般的答案:
“胎児よ胎児よ何故躍る / 胎儿啊胎儿啊你为何乱动,
胎児よ胎児よ何故躍る / 胎儿啊胎儿啊你为何乱动,
母親の心がわかって / 明白母亲的心,
おそろしいのか / 很可怕吗,
おそろしいのか / 很可怕吗。”
似答非答,似问非问,细细读来,仿佛恶魔在耳边低语,单单用两句重复,就把全文的感情升华了。这里必须要研究一下主语,即"我”是“胎儿”,还是“母亲”?想必各位看官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而这里也正是引用了《脑髓地狱》的开头
“胎儿呀胎儿,
你为何跳动?
是因为了解母亲的心,
而,害怕吗?”
于是,rd顺理成章地引申:
“そして今 / 于是现在,
夢の続きを / 在继续进行的梦里,
新たに刻みははじめる... / 开始刻下新的痕迹,
新たに刻みははじめる... / 开始刻下新的痕迹。”
全曲完。


1楼2016-05-29 17:56回复
    2.歌词杂谈
    《脑髓地狱》被称为日本四大奇书之首,在乎环环相扣的结构,在乎真相模糊的情节,更在乎自我的缺失,“我”究竟在梦中,还是在现实里?究竟是真,还是假?这种诡异的迷惘正是此书的核心所在,而想必作曲者rd也是认真看过小说的人,整首歌弥漫着这种挥之不去的不安和恐怖,以及淡淡的悲哀。在我看来,rd本人没有试图通过这首歌曲传递什么自己的感情,更多的,不过是客观的叙述一个故事里面的片段罢了。
    “連綿と続いてゆく 進化の軌跡一悪夢 / 连绵不断地前行 进化的轨迹——噩梦,
    細胞のひとつひとつ 刷り込まれた記憶達 / 每一个细胞 都是印刷进去的记忆,
    それは 糸 粒 分裂增大ち / 那是 線 粒 分裂增大,
    鱗 青く 群を為す / 鳞片 青色 形成群落,
    手足持ち 這い回り / 有手有脚 来回爬动,
    樹から樹へ 飛び回る / 从这棵树 跳到那棵树,
    より強く 逃れるため 祈り続ける / 祈祷能够变得更强 以逃脱追捕,
    そして今 叡智をその手に... / 于是现在 把才智也囊括手中,
    ア―夢を見る遠くトオク / 啊——飘渺地飘渺地做梦,
    追われ生き延びていく存在の歴史を / 忘却这被追逐着延续下去的生命的存在历史,”
    这里可以用原文解释
    “人类胎儿在母亲胎内十个月期间,都是在作一场梦。
    这场梦是由胎儿自己担任主角演出,所以应该称为「物种进化的实录」,是有如数亿年、甚至是数百亿年长度的连续电影。
    故事始於胎儿自身最古老祖先的原始单细胞微生物的生活状态,紧接著为主角的单细胞逐渐变成人类,亦即进化成胎儿形貌的无从想像之漫长岁月,所遭受的惊心骇目天灾地变,抑或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窒息般灾难、迫害、艰辛等等体验,是一部由胎儿本身直接又主观描绘的超越想像的奇幻影片。其中当然有实际映现如今已成化石的史前怪异动植物,也有使这些动植物遭致惨死灭种、语言无法形容的壮观天灾地变。另外更描绘出在这样的天灾地变中,残存而进化的原始人类,演化成现在的胎儿之直接双亲为止历代祖先的过程中,所经历深刻、惨痛的生存竞争,以及在各种复杂的欲望驱使下所犯的无数罪孽,结果,这一切化为胎儿的现实罪孽,终至成为极端惊骇颤栗的大恶梦。”
    “首先,人类胎儿在母亲胎盘内之时,一开始显现的形貌与一切生物共同祖先的原始动物相同,只是一个圆细胞。
    这个圆细胞宿於母体胎盘後不久,就分裂增殖为左右两个细胞,紧密结合成一个生物。
    这左右两个细胞很快又各自分裂增殖为四个,同样紧密结合,摄取来自母体的养分,具备一个生物的功能。像这样,四个、八个、十六个、三十二个、六十四个……呈倍数分裂增殖後紧密结合,逐渐增大,由人类最初祖先的单细胞微生物,在母亲胎盘里依序反覆进化至人类为止历代祖先们的演变过程。
    最先是鱼的形貌。接下来是鱼的前後鳍变化为四足,成了匍伏爬行的水陆两栖动物形貌。
    然後是四足更强壮,成为可以四处奔跑的兽类形貌。
    最後终於尾巴缩人,前足举高化为双手形状,後足直立步行,也就是人的形貌……等到进化至一般胎儿的形貌,才呱呱出生。”
    “亦即,试著从表面观察人类肉体发现,其进化程度愈高,也就是其胎生过程愈慎重进行,外观就比其他动物高尚优美。柔和且带著威严的五官轮廓、美丽的肌肤、匀称的骨架和肌肉,足以被称为万物之灵。但是,如果剥掉其肉体表皮,拔掉肌肉,检查其内脏,解刦其脑髓和五官详细观察,将可明白其各部分的构造,每一样都是承袭自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鱼、爬虫、猿猴等历代祖先的生活器官。也就是说,即使一颗牙齿的形状、一根头发的组织,都忠实记录在惊人的漫长岁月中进化而来所受到自然淘汰的迫害,抑或生存竞争的艰难历史,因此,为了鲜明纪念这样的历史,胎儿才会如此反覆进化,将演变成人类形貌的一切伟大、深刻的记忆注记於每一个细胞中。”
    “胎儿因为在母亲胎内,对於外界的感觉完全绝缘,处於与沉睡同样的状态。在其间,胎儿的细胞旺盛分裂、繁殖、进化,竭尽全力只为了「迈向成为人类之路」 ,反覆思索祖先进化当时的记忆,持续将当时情景反映於胎儿的意识。如前所述,藉著母体胎盘完全隔离外界刺激的同时,又极端平静地受到保护,可以下必考虑任何事情,一心一意守住「迈向成为人类之路」的梦即可,所以梦的内容也会极端顺利、正确、精细的转移,这点乃是与任性奔放又自在的成人之梦下同之处。
    若将这种情形反过来说明,那么,创造胎儿的是胎儿之梦,支配胎儿之梦的则是「细胞的记忆力」。胎儿在母亲胎盘内进化的过程和所需的时间相同且固定,这是由於现在人类是由某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因此细胞的记忆,亦即「胎儿之梦」的长度相同且固定。另外,这种长达数亿甚至数十亿年的「胎儿之梦」能用仅仅十个月作梦梦见,若参考前述的细胞灵能,绝非奇怪之事,而进化程度较低的动物之胎生时间较短,主要是因为该动物的进化回忆比较简单的缘故。因此,自原始以来未完成任何进化的低等微生物完全没有「胎儿之梦」,其理由也是因为它们仍旧与其祖先一样在一瞬间分裂、繁殖。”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6-06-02 14: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