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排吧 关注:483,807贴子:52,242,965
  • 5回复贴,共1

瑞士赛中国采用这个接发球体系是什么目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双主接一传,接应一轮都不接。上次的中日对抗赛也不是这样的,我记得深圳站第二场也是龚翔宇打接应,那场要接两轮,分别是和朱婷和张常宁同在后排各一轮,接应接一传,保证后排主攻的扣球。
瑞士赛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演练阵容,考察球员,那么为什么用与一队不同的接发球体系呢。如果说不论一队的体系,完全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小惠后攻少,但是刘晓彤后攻还是可以的,目前肯定比龚翔宇的后攻威胁大,那么刘晓彤和龚翔宇同在后排时为什么不让刘隐蔽站位呢,从各方面分析都不理解。
另外,我个人虽然比较喜欢龚翔宇,但是就里约奥运看还是曾和杨更合适些,如果最终龚翔宇幸运入围,应该也是凭借她的串联防守,而未必是进攻。这场球有好几个上手和下手的传球,传得很稳,在国内接应里算是比较好的,在这个年纪还是比较难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01 09:56回复
    Can't agree more.


    IP属地:广东2楼2016-06-01 10:05
    回复
      也许这次的目标就是练主攻的一传和接应的进攻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6-01 10:06
      收起回复
        很简单,因为她不在里约的考察范围。但有的极端粉偏要认为是什么隐藏实力。都奥运年了,还可能隐藏实力吗?龚是很有潜力,但达不到朱婷当年惊艳的程度,还不足以撼动曾杨的位置。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6-01 10:13
        回复
          这次瑞士赛说白了就是考察各个替补的伤病状态和技术能力 根本没有从战术配合的磨合上去考虑 而且一堆替补去演练什么轮次套路也意义不大 就明着打比较有参考价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6-06-01 1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