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师父牛振华
2016-05-11 宋晓鹏 说相声
他是中国第一个国际影帝,他是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他还是一位相声表演艺术家,他是我的师父----牛振华。今天是他的十二周年祭日,谨以此文怀念我的恩师。
我八九岁的时候就认识牛振华了。1980年的时候,我父亲宋勇在空政文工团曲艺队当创作员,牛振华考进文工团就是我父亲接的兵,他在空政最初两年说的相声,基本上都是我父亲创作的。后来我父亲转业回到了天津,他们的关系依然走得很密切。因为我家就住在天津站旁边,那个时候文艺界的许多人到天津第一落脚的地方都是我家里,我家被戏称做外地文艺界天津总接待站。而那时,见得最多的就是牛振华。因为这种关系,我父亲那时就对他说,晓鹏将来就是你徒弟啦。
大学毕业之后,我到北京工作,做过编剧、节目策划、撰稿和导演,这期间和师父的接触特别频繁,也帮他的公司--中人影视,做过不少电视剧和电视栏目的策划,算是正式明确了师徒关系,我也成了他唯一一个徒弟,而那四五年,也是我们爷俩几乎朝夕相处的四五年。
牛振华是个很随和的人,从来没见他跟谁急过。他在相声界是文字辈儿的,以他的年龄来说,算是大辈儿,但他和周围人全部都是以兄弟相称,从不以长辈自居。比如当时在中国广播艺术团的同龄相声演员,几乎都比他矮一两辈儿,但生活中都是呼兄唤弟。后来我回天津加入了《每日新报》,有一次他打电话说,让我约一下天津的诸位相声前辈,他来津请个客,拜访一下。那一次,朱学颖、苏文茂、李伯祥、魏文亮等老先生都到了,气氛特别融洽,他见到每一位先生都以老师相称。我义父苏文茂说:“振华,咱们本来就是一辈儿的,你徒弟又是我干儿子,你就别喊老师了,你叫师哥吧!”他却说:“那不成,我从小听您相声长大的,在我眼里您就是老前辈,就得喊老师。”
无论对家人还是对朋友,他都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在剧组,只要有他在,每天拍摄之后都会有聚会,只要是已经收工还没有别的工作的人,都会被他拉上一起去吃饭。那时常听人说,牛哥在剧组里,基本相当于半个生活制片。而日常生活里,每天他也都忙得不可开交,一大半,都是在给朋友们帮各种忙。我在北京时,最初的工作地点在四环外的垡头,有的时候,师父会提前给我打个电话,然后开车过来请我的同事们一起吃饭,在同事中给我托付托付。后来我回到天津,有一次他还专门到报社我的办公室来,邀请报社的同事们一起吃饭,私下里还会对我说,你有什么场面上的事儿需要我做的,我随时来。
最后两次见师父,一次是在2003年的秋天,那时他在为电视剧《牛哥的故事》做最后的剧本修改工作,我到北京帮他出出主意。那天晚上我俩喝了点酒,在灯市东口遛弯,忽然他说了一句:“我的这些事儿你都最清楚了,将来我要有那天,你能给我写传记。”我虽然觉得挺不吉利的,还是顺口搭音道:“您这话说的太早了,再过三十年,等您八十的时候,我给您写传记。”现在想来,一语成谶。
再一次见面是2004年初春。我的户口在我离开北京时迁到了师父家里,那次是因为我有事情,需要用户口本,就去了他家。到楼下通了电话,他说你别上楼了,我给你送下去,你赶紧办你的事儿去。然后穿着秋裤,裹着一件军大衣把户口本给我送到了小区门口,顺便问了几句最近的工作情况。临别时,我回过头,看了看那个在雪地中披着军大衣的背影,却没想到,这竟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此一面,竟成永诀。
2004年5月12日一早,接到了北京一位媒体兄弟的电话,惊闻噩耗,半晌无言,总觉得那个熟悉的身影不会就这样离开我,于是给师父北京的家里挂电话,是我师娘接的,当我问起师父时,她哭了,她那时还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因为她身体不好,家里人还在瞒着她,不过她猜到了。她说:“晓鹏,你师父出事了,她们都不跟我说,可我估计这人已经没了。”
师父出事是在白石桥下,正是在回家的路上,他的那辆浅棕色的奔驰560整个钻到了一辆大货车的下面。赶到北京后,在我的要求下,师父的大哥牛锦华带我去了事故现场,那是桥下的坡底,当时的冲力一定很大,尽管现场早已被清理干净,但桥下的墙边还留着两道深深的抹痕,师父的大哥说那是师父的车蹭的。那段时间,我一直都不敢看网上关于这场车祸的图片,我不知道能不能面对那些惨烈的照片。
当年,我曾经对媒体披露过师父生前的几个心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希望夫人身体好起来,二是想送女儿去国外留学。师父刚去世的几年,我师娘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因为师父的英年早逝,那段时间她也是常常以泪洗面。但是随着几年来的调养,身体已经好多了,心态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师父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因为不愿意离妈妈太远,没有选择出国上大学,她考上了一所北京著名的大学,之后她为了完成爸爸的心愿去英国读了硕士,现在回国后凭自己的努力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工作,而且已经结婚了,女婿是个博士,还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管。
十二年了,家人都安好,师父在天国可以放心了!
2016-05-11 宋晓鹏 说相声
他是中国第一个国际影帝,他是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他还是一位相声表演艺术家,他是我的师父----牛振华。今天是他的十二周年祭日,谨以此文怀念我的恩师。
我八九岁的时候就认识牛振华了。1980年的时候,我父亲宋勇在空政文工团曲艺队当创作员,牛振华考进文工团就是我父亲接的兵,他在空政最初两年说的相声,基本上都是我父亲创作的。后来我父亲转业回到了天津,他们的关系依然走得很密切。因为我家就住在天津站旁边,那个时候文艺界的许多人到天津第一落脚的地方都是我家里,我家被戏称做外地文艺界天津总接待站。而那时,见得最多的就是牛振华。因为这种关系,我父亲那时就对他说,晓鹏将来就是你徒弟啦。
大学毕业之后,我到北京工作,做过编剧、节目策划、撰稿和导演,这期间和师父的接触特别频繁,也帮他的公司--中人影视,做过不少电视剧和电视栏目的策划,算是正式明确了师徒关系,我也成了他唯一一个徒弟,而那四五年,也是我们爷俩几乎朝夕相处的四五年。
牛振华是个很随和的人,从来没见他跟谁急过。他在相声界是文字辈儿的,以他的年龄来说,算是大辈儿,但他和周围人全部都是以兄弟相称,从不以长辈自居。比如当时在中国广播艺术团的同龄相声演员,几乎都比他矮一两辈儿,但生活中都是呼兄唤弟。后来我回天津加入了《每日新报》,有一次他打电话说,让我约一下天津的诸位相声前辈,他来津请个客,拜访一下。那一次,朱学颖、苏文茂、李伯祥、魏文亮等老先生都到了,气氛特别融洽,他见到每一位先生都以老师相称。我义父苏文茂说:“振华,咱们本来就是一辈儿的,你徒弟又是我干儿子,你就别喊老师了,你叫师哥吧!”他却说:“那不成,我从小听您相声长大的,在我眼里您就是老前辈,就得喊老师。”
无论对家人还是对朋友,他都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人。在剧组,只要有他在,每天拍摄之后都会有聚会,只要是已经收工还没有别的工作的人,都会被他拉上一起去吃饭。那时常听人说,牛哥在剧组里,基本相当于半个生活制片。而日常生活里,每天他也都忙得不可开交,一大半,都是在给朋友们帮各种忙。我在北京时,最初的工作地点在四环外的垡头,有的时候,师父会提前给我打个电话,然后开车过来请我的同事们一起吃饭,在同事中给我托付托付。后来我回到天津,有一次他还专门到报社我的办公室来,邀请报社的同事们一起吃饭,私下里还会对我说,你有什么场面上的事儿需要我做的,我随时来。
最后两次见师父,一次是在2003年的秋天,那时他在为电视剧《牛哥的故事》做最后的剧本修改工作,我到北京帮他出出主意。那天晚上我俩喝了点酒,在灯市东口遛弯,忽然他说了一句:“我的这些事儿你都最清楚了,将来我要有那天,你能给我写传记。”我虽然觉得挺不吉利的,还是顺口搭音道:“您这话说的太早了,再过三十年,等您八十的时候,我给您写传记。”现在想来,一语成谶。
再一次见面是2004年初春。我的户口在我离开北京时迁到了师父家里,那次是因为我有事情,需要用户口本,就去了他家。到楼下通了电话,他说你别上楼了,我给你送下去,你赶紧办你的事儿去。然后穿着秋裤,裹着一件军大衣把户口本给我送到了小区门口,顺便问了几句最近的工作情况。临别时,我回过头,看了看那个在雪地中披着军大衣的背影,却没想到,这竟是我见他的最后一面。此一面,竟成永诀。
2004年5月12日一早,接到了北京一位媒体兄弟的电话,惊闻噩耗,半晌无言,总觉得那个熟悉的身影不会就这样离开我,于是给师父北京的家里挂电话,是我师娘接的,当我问起师父时,她哭了,她那时还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因为她身体不好,家里人还在瞒着她,不过她猜到了。她说:“晓鹏,你师父出事了,她们都不跟我说,可我估计这人已经没了。”
师父出事是在白石桥下,正是在回家的路上,他的那辆浅棕色的奔驰560整个钻到了一辆大货车的下面。赶到北京后,在我的要求下,师父的大哥牛锦华带我去了事故现场,那是桥下的坡底,当时的冲力一定很大,尽管现场早已被清理干净,但桥下的墙边还留着两道深深的抹痕,师父的大哥说那是师父的车蹭的。那段时间,我一直都不敢看网上关于这场车祸的图片,我不知道能不能面对那些惨烈的照片。
当年,我曾经对媒体披露过师父生前的几个心愿,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希望夫人身体好起来,二是想送女儿去国外留学。师父刚去世的几年,我师娘的身体一直不太好,因为师父的英年早逝,那段时间她也是常常以泪洗面。但是随着几年来的调养,身体已经好多了,心态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师父的女儿高中毕业后因为不愿意离妈妈太远,没有选择出国上大学,她考上了一所北京著名的大学,之后她为了完成爸爸的心愿去英国读了硕士,现在回国后凭自己的努力进入了一家大型国企工作,而且已经结婚了,女婿是个博士,还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管。
十二年了,家人都安好,师父在天国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