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世的时候,距离祗桓精舍约十里许的地方,有一老年人,平时嗜酒如命,常饮得酩酊大醉,横卧在路上。一日,佛座下一位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尊者,路过于此,见那老人烂醉如泥,顿生悲悯之心,意欲引他归佛。于是坐待老人酒醒后,即劝他同往佛所。老人说:“我久闻佛之威德不可思议,亦早知佛之住所,屡次想欲前往礼敬,但总鼓不起勇气来。原因是佛五戒中,有禁饮酒一条戒。像我这样嗜酒如命之人,一旦断了酒,有如小儿断了乳,命不能保,我因是故,迄今未能见佛。”
未久,老人又酒醉卧地,展转呻吟,呕吐狼藉,举身皆痛,如大山崩。酒醒之后,精神颓靡,举措乏力,便自说道:“阿难尊者,早劝归佛,往诣佛所。而我总因喜爱杯中之物,始终不肯见佛,所以演成今日之苦楚,咎由自取,非他人所与。”于是下了决心,实行已往之志愿,接受阿难之劝言。回至家中,便向妻儿说道:“某日我欲去佛所,家中一切,任各自便。”家人闻说此言,皆大惊愕,公初不肯至佛所,今因何缘而言欲往?
不数日,老人略事收拾,便往佛所,于祗洹精舍门外伫立。这时阿难正在经行,远见老人站在门外,于是前往招呼,引其见佛;老人一见佛陀,涕泗横流,五体投地的说道:‘我久闻佛陀在此,亦早想见佛。但因愚痴所致,不能如愿。今我回忆往日,因酒醉后失去了理智,不能控制情感时,所作的罪业太多,自知罪业难逃,唯愿我佛大慈大悲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誓愿从今以后,更不复造,恳祷我佛为我赦除罪业。’是时佛知此人存意至诚,善心哀祈,于是对他说:“我问你,堆积五百辆车的柴木,要将它烧尽,当用几多车火将它烧尽呢?”老人答曰:“不用多火,只用如豆许火烧,须臾之间,化为灰烬。”佛又问道:“你身上的衣服,穿了多久啊?”老人答曰:“我身上衣服,半年未换。”佛说:“欲浣濯衣垢的时候,当几月能洗净呢?”老人言:“只用些许肥皂,立即洗得洁白干净。”佛说:“你的积罪如五百辆车的柴木,又如半年未浣的衣垢,只要你从今发心受持三归五戒,以后依戒奉行,丝毫不犯,身心自会清净。老人闻佛开示后,依教奉行,未久即证阿那含果。”
省思
我们要知道,人海茫茫,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若不从生死苦恼的此岸,归投于佛法僧三宝的宝筏中,那里能到达不生不死,极乐的彼岸呢?
未久,老人又酒醉卧地,展转呻吟,呕吐狼藉,举身皆痛,如大山崩。酒醒之后,精神颓靡,举措乏力,便自说道:“阿难尊者,早劝归佛,往诣佛所。而我总因喜爱杯中之物,始终不肯见佛,所以演成今日之苦楚,咎由自取,非他人所与。”于是下了决心,实行已往之志愿,接受阿难之劝言。回至家中,便向妻儿说道:“某日我欲去佛所,家中一切,任各自便。”家人闻说此言,皆大惊愕,公初不肯至佛所,今因何缘而言欲往?
不数日,老人略事收拾,便往佛所,于祗洹精舍门外伫立。这时阿难正在经行,远见老人站在门外,于是前往招呼,引其见佛;老人一见佛陀,涕泗横流,五体投地的说道:‘我久闻佛陀在此,亦早想见佛。但因愚痴所致,不能如愿。今我回忆往日,因酒醉后失去了理智,不能控制情感时,所作的罪业太多,自知罪业难逃,唯愿我佛大慈大悲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誓愿从今以后,更不复造,恳祷我佛为我赦除罪业。’是时佛知此人存意至诚,善心哀祈,于是对他说:“我问你,堆积五百辆车的柴木,要将它烧尽,当用几多车火将它烧尽呢?”老人答曰:“不用多火,只用如豆许火烧,须臾之间,化为灰烬。”佛又问道:“你身上的衣服,穿了多久啊?”老人答曰:“我身上衣服,半年未换。”佛说:“欲浣濯衣垢的时候,当几月能洗净呢?”老人言:“只用些许肥皂,立即洗得洁白干净。”佛说:“你的积罪如五百辆车的柴木,又如半年未浣的衣垢,只要你从今发心受持三归五戒,以后依戒奉行,丝毫不犯,身心自会清净。老人闻佛开示后,依教奉行,未久即证阿那含果。”
省思
我们要知道,人海茫茫,举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若不从生死苦恼的此岸,归投于佛法僧三宝的宝筏中,那里能到达不生不死,极乐的彼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