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脂
口红在古代称唇脂或口脂。
中国自古是崇尚“唇一点、小于朱蕊”的,所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早期唇脂的主要原料是“丹”,即朱砂。并不断改进朱砂配料,加入多种辅料如香料等,达到色香味俱全。
除朱砂外,还有用胭脂代替口脂者。胭脂是一种红色面脂,古代又称其为“燕支”、“烟支”、“焉支”、“胭脂”、“烟脂”等。
古代胭脂一般被加工成干的薄片状,使用时蘸点水就可以在脸颊和嘴唇上涂抹,这种是最常见的。
还有一种,是用胭脂盒子盛好的膏状物质,使用的时候挑出来一点晕开就好,不必过水。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唇脂均为糊状。
但进入隋唐以后,口脂还被加工成固体。唐人元稹《莺莺传》一书中描写张生送给崔莺莺的礼物中有“口脂五寸”,说明当时唇脂已被制成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