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麦秋,步入中年,激情不再燃烧,该记得记不起,该忘得忘不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转眼年已过半,“芒种”如期而至,30多年前分地后过的第一个麦秋,仍历历在目。
1979年我正读初中,可以说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见证者和实践者。这一年,生产队集体收获了最后一次秋庄稼后,继而宣告“破产”。我家按人头分了6亩地,5家合伙分了一头老牛和一架耠子。接下来是种冬小麦,当老师的父亲小时侯跟随祖父种过地,略知一二,可麦种成了问题,当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常年吃不上一顿净面馒头,小麦可是稀罕物,说是“金豆子”一点也不过分。时节不等人,无奈,爹娘求亲戚托同事,好歹弄了点麦种,匆匆忙忙地总算把地种上。
麦子种下后,爹娘隔三差五往地里跑,几天后麦苗出来了,尽管稀稀拉拉,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仿佛看到了来年的丰收景象。
熬过冬天,盼来夏初,芒种刚到,爹娘就操持着过麦秋了。看着一片片金黄的小麦,虽说长势不是很好,可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果实,有一种“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是分地后的第一个麦秋,父亲、我和小妹都放了麦假,一家人都加入了割麦的行列。父母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果实,马上要收获,心情异常激动,天不亮起床,忙着磨镰刀,拾掇捆麦子的草绳,一切准备就绪后,才去叫我们。天长夜短,加上年龄小,我和小妹睡不醒,不叫上十遍八遍,甚至父母发了火,是不动窝的。过麦秋活急天热,我毕竟年幼,割不了一会儿,就大汗淋漓,睁不开眼,刚想直直腰偷偷懒,却被父亲发现了挨一顿训斥,母亲则不然,用物质激励我,许诺收了小麦,让我吃上一顿白面馒头。
割完了小麦往家运也是个问题,自家没有运输工具,我和小妹年龄小,帮不上忙,全靠母亲肩背和父亲用独轮车往家运。独轮车是邻居四叔家的,白天捞不到用,晚上父母借来用一宿,天亮再给四叔送过去。
接下来给小麦脱粒,那时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小麦运到场院里先晾晒,越是中午头,太阳越毒越要翻腾它,等到晒得差不多了,父亲才套上牲口拉起碌碡围着场院一圈圈转着轧,我和母亲拿着木叉一遍遍地翻着。因牲口少,好多家轮不上,又怕赶上闹天,我和爹娘常常头顶烈日,人拉碌碡轧麦子。爹娘活到这么大年纪,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家的麦子,当然是乐此不疲,我小小年纪哪里经受过这样折磨,常强烈抗议,父母不答应,就借故肚子疼、脑袋疼当逃兵。
1979年我正读初中,可以说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见证者和实践者。这一年,生产队集体收获了最后一次秋庄稼后,继而宣告“破产”。我家按人头分了6亩地,5家合伙分了一头老牛和一架耠子。接下来是种冬小麦,当老师的父亲小时侯跟随祖父种过地,略知一二,可麦种成了问题,当时人们吃不饱穿不暖,常年吃不上一顿净面馒头,小麦可是稀罕物,说是“金豆子”一点也不过分。时节不等人,无奈,爹娘求亲戚托同事,好歹弄了点麦种,匆匆忙忙地总算把地种上。
麦子种下后,爹娘隔三差五往地里跑,几天后麦苗出来了,尽管稀稀拉拉,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仿佛看到了来年的丰收景象。
熬过冬天,盼来夏初,芒种刚到,爹娘就操持着过麦秋了。看着一片片金黄的小麦,虽说长势不是很好,可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果实,有一种“当家做主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这是分地后的第一个麦秋,父亲、我和小妹都放了麦假,一家人都加入了割麦的行列。父母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果实,马上要收获,心情异常激动,天不亮起床,忙着磨镰刀,拾掇捆麦子的草绳,一切准备就绪后,才去叫我们。天长夜短,加上年龄小,我和小妹睡不醒,不叫上十遍八遍,甚至父母发了火,是不动窝的。过麦秋活急天热,我毕竟年幼,割不了一会儿,就大汗淋漓,睁不开眼,刚想直直腰偷偷懒,却被父亲发现了挨一顿训斥,母亲则不然,用物质激励我,许诺收了小麦,让我吃上一顿白面馒头。
割完了小麦往家运也是个问题,自家没有运输工具,我和小妹年龄小,帮不上忙,全靠母亲肩背和父亲用独轮车往家运。独轮车是邻居四叔家的,白天捞不到用,晚上父母借来用一宿,天亮再给四叔送过去。
接下来给小麦脱粒,那时不像现在这么先进。小麦运到场院里先晾晒,越是中午头,太阳越毒越要翻腾它,等到晒得差不多了,父亲才套上牲口拉起碌碡围着场院一圈圈转着轧,我和母亲拿着木叉一遍遍地翻着。因牲口少,好多家轮不上,又怕赶上闹天,我和爹娘常常头顶烈日,人拉碌碡轧麦子。爹娘活到这么大年纪,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家的麦子,当然是乐此不疲,我小小年纪哪里经受过这样折磨,常强烈抗议,父母不答应,就借故肚子疼、脑袋疼当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