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成长的过程。
透过一部《追梦英雄》,我们看到了刘长春的成长。年少的他就像一块浑金璞玉,虽然拥有非凡的天赋,却连比赛时以胸部撞线为准这条最基本的规则都不知道,结果在陆上运动会中虽然领先一步,却屈居第二。奔跑,在比赛中胜过日本人,源于少年不服输的个性,也是因为从小饱受日本人欺压而激起的本能反应。体育对于国家民族的更大意义,以及顾拜旦所倡导的奥林匹亚精神,这些对于他来说还很遥远。
立志振兴中国体育的张学良将刘长春招募到东北大学的体育专修班,在那里,刘长春接触到了专业的理论知识,后来又得到了当时世界一流的德国教练的指点,短跑成绩突飞猛进,已经有实力与世界级高手同场竞技。在那里,他知道了奥林匹亚,知道了体育人的最高梦想,知道了“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亚精神。
也是在那里,张学良“健身强国,抵御外辱”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刘长春。对于刘长春而言,跑步,已经不再是原始的天分,也不再是单纯的爱好,而是寄托着他超越自己超越别人的梦想的载体,更是他报效祖国的途径。就像他在出征前的演讲中说的那样,“奥林匹亚为什么是我的梦想。因为它是我运动天赋的殿堂,因为它是我父老乡亲的渴望,因为它是我白山黑水的召唤,因为它是我们华夏民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