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百年一现来形容一部电影作品,无疑太过夸张。但《末日侵袭》是一部异常经典的电影作品。虽不能说是百年一现,可我认为,起码是每10年-20年才能出现的,电影集大成之做!!此片无疑会连同其主演 导演 编剧 美工 配乐,一并被写入电影史册,并被永久典藏!
这是一部极其罕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在思想内涵 深度及对电影本身的影响上,个人认为已超越了《指环王》。
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被真正称之为“经典”?从不同的角度当然有不同的理解。但个人认为,有一点不可否认:作为某一类型片的真正的“开山鼻祖”,无疑是真正的“经典”!从此角度衡量,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强过《火车进站》!没有《火车进站》,就没有“电影”!!
无论其类型有多荒谬 商业 粗糙,但作为新类型片的起点的代表之做,将一定会被写进电影史,并被无数FANS所顶礼膜拜。1979年版《僵尸的黎明》就是例证。
能在2008年看到《末日侵袭》这部电影,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一直以来,后现代电影或者说新意识形态电影都处在小品阶段或实验阶段。当然,其中也不乏精品。如《猜火车》《守夜人》《两只大烟枪》《搏击俱乐部》《坑强拐骗》《僵尸肖恩》等。但这些电影大多给观众一种偏诡异另类的感觉,同时这类作品几乎都是以诡辩的情节超绚的镜头为喜爱者所精精乐道,从没有场面宏大的大片。似乎小品电影或实验电影就成了后现代电影的代名词。
事实上,这限制了后现代电影的发展。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情节几乎玩遍了,镜头也快摇散了。我认为,这正是进几年来后现代电影罕有精品的主因。并非缺乏人才,而是本身的素材几进用尽。后现代电影遇到了瓶颈。
所以,后现代电影必将产生猛烈的爆发,将以前的一切予以融合并从根本上予以重组!!新型类型片的诞生是必然的!
《末日侵袭》正是后现代电影的第一次爆发,几乎释放了后现代电影多年积攒的全部能量。新型类型片诞生了!
《末日侵袭》,第一部“后现代史诗片”!!!!
不同的类型片,有着完全不同的评判标准!我想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类型标准错乱的评判,是无意义同时可笑的。举例而言,用喜剧片的标准评判《骇客帝国》,用恐怖片的标准评判《阿甘正传》,用爱情片的标准评判《发条橙》,这些“经典”将会立刻变的一无是处,真正的烂片一部!
《末日侵袭》是不属于现有的任何类型片的电影。它几乎涵盖所有类型,却又和任何类型片截然不同,卓然不群!所以,用任何现有类型片的标准来衡量或评价它,都是毫无意义的愚蠢行为。
让我们试着揭开“后现代史诗片”的神秘面纱,一睹她的风采吧!
后现代史诗片也是后现代电影。所以,后现代电影的绝大多数特点,后现代史诗片全都具备。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等等。
后现代电影的第一特征就是不重视甚至忽略逻辑的。会有傻子去追究《大话西游》的逻辑吗?
在忽略逻辑的的同时,后现代电影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将意识现实化镜头化。对此,《猜火车》中有着经典的体现。
除了忽略逻辑,意识现实化以外,后现代电影通常都具有深入刺骨的讽刺与自嘲。不给任何人留面儿,包括自己!!
《末日侵袭》对于这3大特征,有着完美的传承。
1 《末日侵袭》的忽略逻辑特征
这个,我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看过片子的人,基本都能明白。
2 《末日侵袭》的意识现实化特征
意识现实化是《末日侵袭》的重要特征!!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将会从根本上影响观者对她的判赏。
《末日侵袭》几乎通片都在使用意识现实化的镜头,所以她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镜头。无论是城市中的疯狂还是穷山中的中古,甚至墙外的混乱。
镜头画面所表现的重点是在于意识层面的思想状态,而绝非现实层面的存在状态。结合忽略逻辑的特征。千万不要去深究什么为什么不用核弹?城市里为什么还有电?哪来的铠甲之类的问题!!
这是一部极其罕有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在思想内涵 深度及对电影本身的影响上,个人认为已超越了《指环王》。
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被真正称之为“经典”?从不同的角度当然有不同的理解。但个人认为,有一点不可否认:作为某一类型片的真正的“开山鼻祖”,无疑是真正的“经典”!从此角度衡量,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够强过《火车进站》!没有《火车进站》,就没有“电影”!!
无论其类型有多荒谬 商业 粗糙,但作为新类型片的起点的代表之做,将一定会被写进电影史,并被无数FANS所顶礼膜拜。1979年版《僵尸的黎明》就是例证。
能在2008年看到《末日侵袭》这部电影,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一直以来,后现代电影或者说新意识形态电影都处在小品阶段或实验阶段。当然,其中也不乏精品。如《猜火车》《守夜人》《两只大烟枪》《搏击俱乐部》《坑强拐骗》《僵尸肖恩》等。但这些电影大多给观众一种偏诡异另类的感觉,同时这类作品几乎都是以诡辩的情节超绚的镜头为喜爱者所精精乐道,从没有场面宏大的大片。似乎小品电影或实验电影就成了后现代电影的代名词。
事实上,这限制了后现代电影的发展。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情节几乎玩遍了,镜头也快摇散了。我认为,这正是进几年来后现代电影罕有精品的主因。并非缺乏人才,而是本身的素材几进用尽。后现代电影遇到了瓶颈。
所以,后现代电影必将产生猛烈的爆发,将以前的一切予以融合并从根本上予以重组!!新型类型片的诞生是必然的!
《末日侵袭》正是后现代电影的第一次爆发,几乎释放了后现代电影多年积攒的全部能量。新型类型片诞生了!
《末日侵袭》,第一部“后现代史诗片”!!!!
不同的类型片,有着完全不同的评判标准!我想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类型标准错乱的评判,是无意义同时可笑的。举例而言,用喜剧片的标准评判《骇客帝国》,用恐怖片的标准评判《阿甘正传》,用爱情片的标准评判《发条橙》,这些“经典”将会立刻变的一无是处,真正的烂片一部!
《末日侵袭》是不属于现有的任何类型片的电影。它几乎涵盖所有类型,却又和任何类型片截然不同,卓然不群!所以,用任何现有类型片的标准来衡量或评价它,都是毫无意义的愚蠢行为。
让我们试着揭开“后现代史诗片”的神秘面纱,一睹她的风采吧!
后现代史诗片也是后现代电影。所以,后现代电影的绝大多数特点,后现代史诗片全都具备。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等等。
后现代电影的第一特征就是不重视甚至忽略逻辑的。会有傻子去追究《大话西游》的逻辑吗?
在忽略逻辑的的同时,后现代电影的另一重要特征就是将意识现实化镜头化。对此,《猜火车》中有着经典的体现。
除了忽略逻辑,意识现实化以外,后现代电影通常都具有深入刺骨的讽刺与自嘲。不给任何人留面儿,包括自己!!
《末日侵袭》对于这3大特征,有着完美的传承。
1 《末日侵袭》的忽略逻辑特征
这个,我就不做过多的解释了。看过片子的人,基本都能明白。
2 《末日侵袭》的意识现实化特征
意识现实化是《末日侵袭》的重要特征!!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将会从根本上影响观者对她的判赏。
《末日侵袭》几乎通片都在使用意识现实化的镜头,所以她几乎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现实镜头。无论是城市中的疯狂还是穷山中的中古,甚至墙外的混乱。
镜头画面所表现的重点是在于意识层面的思想状态,而绝非现实层面的存在状态。结合忽略逻辑的特征。千万不要去深究什么为什么不用核弹?城市里为什么还有电?哪来的铠甲之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