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术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其著作浩如烟海,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贵的遗产。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涌现出一大批能言善辩的学者,如荀子、孟子、墨子等等。他们不但有着丰富的论辩实践经验,而且对论辩的理论作出卓越的贡献。
例如,生于战国末期的伟大学者荀子,总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和论辩的经验,发展了孔孟的论辩理论,并使之系统化,写出了著名的《非相篇》论辩术专论。他提出,为了维护“仁”的纯洁性,为了抵御百家的“邪说”,“君子必辩”。把论辩第一次提高到探讨真理和捍卫真理的高度,这是西方论辩学者所不及的地方。他进而把论辩分为小人之辩、君子之辩和圣人之辩三种类型。他反对那种不切实际、标新立异、玩弄辞藻的“小人之辩”,崇尚“君子之辩”和“圣人之辩”。虽然,他对论辩术的看法带有许多局限性,但他这么详尽地为论辩定义、分类和详尽地阐明论辩基本要求和技巧,实属历史罕见。
论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春秋战国时代正是我国古代思想繁荣鼎盛的黄金时代。
汉代的刘向继承了荀子的思想,在《说苑》中写出了《善说》篇,把论辩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为“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心,如此说而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
说来有趣的是,据《武林旧事》卷三《社会》条记载,800多年前南宋临安城内成立了一个行会组织“雄辩社”,也就是今天所称的“论辩学会”或“论辩爱好者俱乐部”,这是见诸于文字的第一个论辩组织。它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有组织地对说话人进行口才及论辩技巧的训练。据记载,“雄辩社”的成员,“谈论古今,舌辩滔滔”,“如丸走板,如水健瓶。”其艺术魅力已达到动人心弦、移人感情、催人泪下的地步。
作者: 正义之剑永存 2006-8-1 09:08 回复此发言
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涌现出一大批能言善辩的学者,如荀子、孟子、墨子等等。他们不但有着丰富的论辩实践经验,而且对论辩的理论作出卓越的贡献。
例如,生于战国末期的伟大学者荀子,总结了诸子百家的学说和论辩的经验,发展了孔孟的论辩理论,并使之系统化,写出了著名的《非相篇》论辩术专论。他提出,为了维护“仁”的纯洁性,为了抵御百家的“邪说”,“君子必辩”。把论辩第一次提高到探讨真理和捍卫真理的高度,这是西方论辩学者所不及的地方。他进而把论辩分为小人之辩、君子之辩和圣人之辩三种类型。他反对那种不切实际、标新立异、玩弄辞藻的“小人之辩”,崇尚“君子之辩”和“圣人之辩”。虽然,他对论辩术的看法带有许多局限性,但他这么详尽地为论辩定义、分类和详尽地阐明论辩基本要求和技巧,实属历史罕见。
论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而春秋战国时代正是我国古代思想繁荣鼎盛的黄金时代。
汉代的刘向继承了荀子的思想,在《说苑》中写出了《善说》篇,把论辩的理论进一步阐述为“辩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其言神而珍,白而分,能入于人心,如此说而不行者,天下未尝闻也,此之谓善说。”
说来有趣的是,据《武林旧事》卷三《社会》条记载,800多年前南宋临安城内成立了一个行会组织“雄辩社”,也就是今天所称的“论辩学会”或“论辩爱好者俱乐部”,这是见诸于文字的第一个论辩组织。它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有组织地对说话人进行口才及论辩技巧的训练。据记载,“雄辩社”的成员,“谈论古今,舌辩滔滔”,“如丸走板,如水健瓶。”其艺术魅力已达到动人心弦、移人感情、催人泪下的地步。
作者: 正义之剑永存 2006-8-1 09:08 回复此发言